“”字的由来
现在人们办喜事,都爱在门窗上贴个大红的“”字,来渲染吉祥的气氛。传说这一习俗还与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有关呢。
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在此歇息。晚饭后上街,偶见镇中大户马员外家门口挂的走马灯上闪出“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的上联,但下联空缺着,显然是有待高人对出。王安石看后,笑道:“这下联好对。”这话恰巧被马家的老管家听到,立即进去禀告马员外,但等马员外闻讯兴冲冲地赶出来时,王安石已经离开了。
第二天考试,王安石在众多考生中率先交卷,随即来到主考官处面试。考官即兴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一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忽然想起在马员外家门口见到的上联,当即以之相对。主考官见他对得既快又好,赞叹不已。
考试完毕,王安石回家时又经过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就信步走到马员外家门前。老管家恰巧正在门口,他认出了王安石,便带他去谒见马员外。马员外还记得他那日“下联好对”的话,当即取出笔砚,请他对出下联。王安石便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相对。马员外见对得妙巧工稳,立刻以自己的独生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是马家千金小姐为选婿而出的。结婚那天,正当新娘新郎拜天地时,有人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王安石和马员外父女闻后大喜。
婚宴间,双喜临门的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在红纸上挥毫写了一个大大的“”字贴在门上,并朗声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从此,这个“”字便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