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紫云县,有着据说是“人类最后的穴居部落”的中洞苗寨,里面住着王、吴、梁、罗4姓苗族,19户人家、100多口人,至今仍过着刀耕火种半原始的生活。 这是一个布满化石的洞厅。在洞口外,只听里面读书、说话、做工、鸡鸣猪叫和锅碗瓢盆一片嗡嗡声回响交错,一进洞,回声消失,各种声音清晰可辨。据说,这一声学现象与洞顶密布的溶蚀漩涡有关。 洞内并没有外界想像得那样阴森,阳光从竹林的顶端照进洞里,洞里的万物显得特别明快。 洞中人家一家挨一家分居在洞身前的两边,基本不用顶盖,岩洞就是一个天然遮风挡雨又蔽日的大屋顶。户与户之间用结实的竹篱笆隔开。地上有鸡鸭觅食,屋椽下有家养的小蜜蜂飞舞,有画眉在歌唱。川枋上挂着收获的玉米、小米之类的作物。家门口有纺纱的妇女,楼上有织布的姑娘。男子汉编竹匡,小孩子跳皮筋、捉迷藏。 洞内人家的木架房子沿着洞壁两边排开,屋与屋之间只简单地用竹篱相隔,意想不到的是家家还有门牌号码,但这些房屋一律没有房顶。 洞中人大多穿自己织布做的衣服,妇女的服饰只有简洁的两道花边。直到现在,这里的人还以玉米为主食,偶尔吃上一顿白菜盐水拌玉米糊,就算是改善了生活。 洞外的山坳下,稀稀拉拉地盖有十间八间白色的房屋。据说这是当地政府为帮助这里的人们告别洞穴生活而特意建造的,但直到现在都无人去住。 这里村民的牙齿奇白,许多不刷牙的村民也这样,据说这与他们饮用洞中的水有很大关系。 在这里生活的中洞人传承了祖先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居简出,与世无争,享受着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宁静与安祥;正像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存在于天地之间。 贵州逢山就有洞,有人说贵州的历史是写在山洞里的,洞是贵州的心灵。中洞苗寨也可以看作贵州十里不同风而形成的“文化孤岛”。 聊起在洞中生活的历史,寨子里的老人们说,“部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躲土匪逃进来的人家,后来太平了,当地政府曾劝洞中居民搬出去,但他们还是觉得洞中好,冬暖夏凉。 洞里的媳妇多是洞外按照周代的“纳采、问名、纳吉、请期、迎亲”六礼从外村接来的、也有洞内相互通婚的。洞中人过逝,有鬼师,唱着《我从东方来》的苗族古歌送他东去回家。 中洞苗寨里的世界似乎与我们所熟知的这个时代极为不符,我们有的许多东西他们好像并不需要,但是他们保留的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似乎也早已或正在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