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民俗与全国许多地方民俗基本相同。岁时,家家户户都有“扫尘”(莆仙俗称“扫巡”)、做年糕、祭神、大年三十夜“围炉”、拜年、闹元宵等风俗。 然而,莆仙地区“风俗好尚,有东周齐鲁遗风”。在历史上,莆仙地区是“衣冠南渡,如有闽者八族”的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所以,在莆仙民间蔚成了几千年来多姿多彩的传统风俗。至今在莆仙民间仍遗存着十分独特的风俗,如大年三十晚上不动刀,担心招来杀气;正月初一早晨不能扫地,担心扫走财神;正月初二亲朋好友相互不串门,担心不吉利,并约定为忌俗。莆仙还有一项特别的风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每年正月初四的那一天,莆田民间家家户户重过一次,俗称“初四做大岁”。 1981年,春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莆田视察佛教工作时,正好赶上在莆田“做大岁”,他高高兴兴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所见到最独特的地方传统风俗”。初四“做大岁”这个风俗,在莆田有一段悲惨的历史记载: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哀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 贴白额联的习俗,在莆田民间又一传说,清顺治五年(1648)3月,明朝东阁大学士莆田人朱继祚率义军收复兴化城。清兵多次反攻,城内不少百姓伤亡,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至年终,清政强令家家贴红联。城内居民巧妙地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段,以示对逝去的亲人和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纪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为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风俗。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风俗一直沿袭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