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电白疍家风俗文化

电白疍家风俗文化

  电白县古时为百越族人聚居地,南北朝和隋时,为俚人的活动中心。俚人的生活习性是“水行而山处”,日常据山洞,“巢居崖处,尽力农事”,也常下江、下海,“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谙熟水性。唐宋后,汉人自福建、粤北大量移入,俚汉同化,这些人“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形成了电白沿海一带的疍民。

  在封建社会及民国时期,疍民被视为下等人。他们不准上岸定居,不许与陆上人通婚,不许入学读书,不准穿鞋着袜。有的虽准许上陆定居,也只能于海滩上搭高脚木屋居住,俗称“疍家棚”。解放后,电白县地方政府取消一切歧视疍民的陋规。人民公社化时,于水东、博贺相继成立了水上人民公社,称疍民为水上居民。后又划建水上居民新村,原居住的海边高脚木屋,相继全部拆除。水上居民与原陆上居民已基本同化,但水上居民由于一千多年所形成的一些特殊风俗习惯至今仍有保留下来。

特色民居

  旧社会,疍家多以艇为居室,一家数口挤住其中,也有三代、四代合住一艇的,艇就是家,因此,猪、三鸟等家禽也在艇舷边圈养。另一些获准上陆居住的疍户则于紧靠圩镇的海滨,搭木棚聚居。这种木棚以竹木为架,以木皮或竹篱为墙,以茅草为顶,以一些光滑的木条、木板钉合为地板,以板为铺,不另设床。这种木棚小的仅几平方米,大的也不超过10平方米,一律为鸽笼式的高脚吊楼。海潮涨时,棚底与海水仅隔几厘米,如遇暴潮,棚板则为其所没。解放后,疍民虽陆续上岸建房居住,水东的海滨新街,博贺的水上居民新街几乎都是疍民聚居的楼房,但他们大多数仍保留着居住艇、棚的习惯。楼上地板多用优质木板铺就,光洁锃亮,一尘不染,以板为铺,不另设床。

生活习俗

  男人嗜酒。过去,多穿长不过膝的唐装裤,衣服多为染以薯莨水的粗棉布,今已与一般居民相同。女人普遍带耳环、项链、手镯,穿镶花边的唐装衫裤,腰扎绣花围裙,戴“铜锣帽”,帽带与衫裤均以银线纺织而成,今为多色尼龙丝线。

民俗婚庆活动

  婚嫁,男女青年多于月白风清之夜以互唱渔歌表达情意,然后男方托媒人以金银链为聘礼到女家求婚。再以送绣围裙之布为催婚信物。婚前20天,新娘便开始哭嫁,俗称“唱叹歌”。结婚当天,媒人先将男家彩礼,用一圆形银盘盛装,送到女家。女家组织10多名年青女子,穿着美丽的衣服围着银盘歌舞,以示庆贺。然后由四个命好(三代同堂以上,子孙齐全者)的渔妇背着新娘送到男家,送嫁的礼队由一名美丽的姑娘撑着大红罗伞前行,八音乐队、礼盒和载歌载舞的送嫁妹随后。礼盒中放着一只大碗、一双筷子、一条花边围裙、一顶“铜锣帽”,其它礼悉如一般陆上居民。另外,疍家还有一种婚俗,新郎不在家也可结婚。如果新郎出海在外,新娘可在子夜过后按一般礼俗入夫家,新娘只要在神台上烧一炷香便算拜。



相关推荐

  • 左手指月是哪个电视剧的主题曲

    左手指月是哪个电视剧的主题曲

    左手指月,电视剧,,传统文化,偏离,感知,吐出,生活常识,良性,代入,评价,强化,之子,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的片尾曲《左手指月》是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的片尾曲,是由萨顶顶作曲并演唱的。《香蜜沉沉烬如霜》是一部改编自电线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先花神之女锦觅与天帝之子旭凤三世轮回的恩怨痴缠,守望千年之恋的故事。《香蜜沉沉烬如霜》是由朱锐斌执导,杨紫、邓伦领衔主演,陈钰琪、罗云熙、王一菲联合主演的古装神话剧。该剧改编自电线的同名小说,讲述...

  • 信义文化是什么意思

    信义文化是什么意思

    信义文化,意思,,价值,政府,欺诈,信誉,传统文化,小车,信用,千里走单骑,己定,春秋,以信义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信义文化,即以信义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它是从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思考、传承与弘扬的道德文化。作为道德,它侧重于人们在社会化进程中的教育与践行;作为道德文化,则更关注人们的思想与精神的修养与导行。因此,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信义道德与文化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与评价标准。而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研究传...

  • 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线是什么山

    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线是什么山

    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线,,太行山,旅游资源,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遍布,西和,刘胡兰纪念馆,游览胜地,古城,恒山悬空寺,太行山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线是太行山。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西...

  •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蚂蚁庄园,,茱萸,老人,适合,高山,青草,传统文化,秋季,活动,会越,重阳节,辞别青绿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辞别青绿。重阳节之所以称之为“辞青”,其实有告别青草的意思,秋季来临,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霜降的来临,植物的叶片开始变成金黄,而青草的绿色会越来越少,会随着每一次外出旅游,见到的青色会越来越少,所以把重阳外出旅游称之为“辞青”。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重阳节源于天象崇拜,是上古时代秋季丰收后祭祀演变而来的,是纪念...

  • 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文化价值表现,,传统文化,中国,价值,效应,临界,理论,本体论,冲突,逻辑分析,继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现: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把握;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实践活动合理性的直观体验;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把握,是其特有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

  • 中国酒文化多少年历史

    中国酒文化多少年历史

    中国酒文化存在时间,,中国,喝酒,作用,饮酒,菖蒲酒,包饭,满月酒,周时,用桑,饭后,三千余年的历史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中国酒文化中国酒文化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

  • 厝地是什么意思

    厝地是什么意思

    厝地,,现象,隐形,民宅,操作,财产,宅基地,趋势,电白,外撑,分支,乡民准备建筑民宅的宅基地的俗称厝,中文字体,可做名词、动词使用;有:安置、停柩、磨刀石等含义;闽南语、福州话、莆田话、电白黎话等闽语分支语言中潮汕话也有,"厝"一词亦被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湖南省衡阳市方言中指三面环山的小山地。厝地是乡民准备建筑民宅的宅基地的俗称。过去人口增长快,一家分出几家,因此家家拥有一到几间厝地。可见厝地虽暂时不用,却是重要的财产储备。宅基地宅基...

  • 介绍夏商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介绍夏商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夏商文化的特点,,时代,渡到,等级,遗址,双桥,西周,尚忠,关键时期,中国,郑州商城,夏商文化的特点:1、政治上“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宗族关系是基本的政治关系,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2、世袭制产生,同时产生职官,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私有观念更加深化,社会上尊卑等级出现。标志着我国过渡到奴隶社会;等等。夏商文化是指夏文化、郑州商文化和郑州商城、僵师商城、小双桥遗址等与夏商两代相关的...

  • 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南京市玄武区,文化遗产,,中国,玄武,南京市,地下,明清皇家陵寝,主体,孝陵,下马坊,风水,格局,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的文化遗产是明孝陵。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

  •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世界之最,省份,,广东省,岭南,中国,粤北,交州,中原,语言,行政区,长沙郡,设置,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东省常住人口126012510(人)。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是太古“南海盘古国”所在地,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丹霞山、长隆欢乐...

  • 文化资源有哪些

    文化资源有哪些

    文化资源,科普,,遗产,企业,市场,精神,价值,资本化,文化,核心,能力,基因,遗产、自然山水、名人文化文化资源有遗产文化、自然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等,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内容的总称,它以精神状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狭义上的文化资源是指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前提准备。文化资源从对人们的贡献力量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

  • 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剪纸,,折叠,民间,轮廓,中国,活动,剪纸,能力,类型,易学,有哪些,是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是。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剪纸分类一、折叠剪纸折叠剪纸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制作表现方法。所谓折叠剪纸即经过不同方式折叠剪制而成的剪纸。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