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难忘的年俗
俗称“过年”的春节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始称“元旦”、“元日”或“新年”。辛亥革命(1911年)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过年的民族习俗很多,在城乡人们逐渐觉得年味淡化的今天,我仍对农村那种春节拜年和相互跑会两种民俗文化难以忘却。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春节那天早饭后,全家人都要换上一身新衣服,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等长辈在家接待前来拜年的友邻,而年轻夫妇一行或带着孩子出去拜年。小孩子还要腰系一个大布兜,以便盛放各家好吃的。会说话的孩子,进门就喊“老爷爷我来给你拜年了!”或是说:“大奶奶我来给你磕头了!”不爱讲话的孩子,一进门就趴倒在老奶奶或老爷爷的腿上,连连磕头。当孩子的父母亲也下跪时,家主就连忙拉起:“免了,免了,来了就好!”然后,一边品尝自制的土特产,一边相互谈论一番去年的家庭收成,今年有啥打算等等!那时候,在一个村庄上居住的人家,拜年不分本族异姓,都是很有礼节的相互登门。即使是两个村庄的人家也不分路程远近,从前庄拜到后庄,从东庄拜到西庄,有的家庭为拜年要跑到下午一点才能结束。通过拜年这一传统方式,原来具有良好关系的人家更加亲密了,对于关系稍有芥蒂的人家,两家到一起也一笑泯恩怨,邻里关系显得十分和谐友善。
从春节的当天下午直到元宵节,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春会如潮水般地涌向各村。甲村的高跷踩到乙村表演,乙村的狮子又到甲村回礼;东村的旱船游到西村,西村的花车也推到了东村。欢乐的人们以过年的方式,都把精力用在营造欢度春节的气氛上,都把心思放在赠送与奉献上,让人们共同分享喜悦,深深地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尤其是一些民间艺人,主动奉献,不计报酬,积极施展个人绝活、才艺,把节日的文化氛围营造得十分浓厚。记得当时老家姚集乡小有名气的旱船节目有一段唱词,至今仍记忆犹新:“党在俺村办民校,那里有个李二嫂,教俺识字又唱歌,叫俺脱掉文盲帽。”通俗易懂的说唱表演既歌颂了党中央提高公民素质的好政策,又表扬了身边的好人好事,很有教育意义。也就是通过这种春节的风土民俗,使一个具有差异的小村人们形成了对一个大环境的认同,人们自然地体会到个人属于家,家属于村,村属于地方,地方属于中国这个大家族;进而形成统一归属感: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如今,随着多元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观的差异和财富的多寡使我们相互觉得是不同的人。可是,社会的逻辑通常是个人之间的差异越大,越是需要安排一些特殊的机会和形式,让大家寻求一些共同的东西,形成某种共同感觉,以作为社会稳定的张力。春节习俗,是滋养浓厚人情味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那种不同形式的拜年和民间春会更应该十分珍惜、大力提倡、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