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小曲
小曲和历史上的汉大曲、唐宋大曲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唐代大曲《濮阳女》就是天水地方的民间歌舞节目,唐诗人岑参《醉后戏与赵歌儿》诗云:“秦州歌儿歌调苦,偏能立唱濮阳女……”即为其证。小曲在民间流传非常久远,在我国,从元、明以来甚为流行。小曲俗称地摊秧歌,在天水地区各县流行十分广泛,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以秦安小曲最有代表性。
秦安小曲相传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分为花腔与老腔两大类型。小曲用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只唱无白;器乐主要以塞子(即碰铃)敲击节奏,以三弦随腔伴奏,或以锣鼓、镲、四片瓦等器乐伴奏。现存传统曲目有《八仙庆寿》、《荐诸葛》、《白猿盗桃》等60多个。1979年,秦安县秦剧团根据越剧移植的秦安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里相送》一场,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天水市戏剧调演中,秦安县秦剧团曾将传统剧目《双镯记》再次移植成秦安小曲搬上舞台,深受戏剧工作者的赞扬和广大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