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民居风格
碌曲藏族有聚族而居的习惯,村寨大约于明代形成,有一个部落为一个村寨,亦有几个部落为一个村寨的。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土木结构民房,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更有独具一格的榻板房。
碉房,俗称"墙包房",古名思义即形似碉堡之房,从外面看不见一根木头,以石砌墙,窗户少而小。碉房是藏族先民根据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创造的建筑形式,它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卵石、毛石和土层砌筑外墙。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性,石墙砌筑时逐层迭砌,交错搭接,用水石泥浆胶接,内壁平直,外形方整,棱角突出,收显分明,形成上大下小的平顶式木石结构,这种石砌由于刚度好并具有隔热防寒和施工方便的特点,而逐渐成为石墙承重梁墙体系,这种"累石为室"的办法,尤其适应于河谷山地,分层台筑的建筑,成为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板房也有人叫"木楞子",一般用原木(圆形、半圆形、方形、矩形等)互相垂直交接,叠垒架成井字形的建筑墙体,建筑学称"井干式",与这种类型伴存的还有用立柱架空楼居的"干栏式"建筑。井干式建筑是在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都源于穴居和半穴居。板房顶的板面上边,既不抹泥,也不布瓦,仅用一些乱石压住板,以防风吹板动,板房具有就地取材,吸热保暖,抗寒性强,适应气候,减少震害等特点。
帐篷,帐篷俗称"毡房","旗帐",现代多称"牛毛毡房"。碌曲人把牛毛毡房叫"哇"(意为毛屋),即"家"之意。织成毛单拼缀在一起,质料结实,遮雨御寒性能好。还有黑顶白边和用纯白色的棉布帐篷,是作旅游和"浪山"用的。帐顶留有方孔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帐内从早到晚都保持充足的光线,天窗除采光,还有通风走烟的作用。一般的帐房供牧民自家居住,最大的帐房能容上百人,可用于众人的聚会。牧人要搬迁时,把帐篷放倒后分两半叠好用一头牛驮了就走,因此,就有了"牧民的生活驮在牛背上"的说法。
"切木囊"系藏语,为楼房之意。碌曲县城以东的双岔、阿拉一带林区,一般房屋宽大,每户既修有开天窗的"齐木囊",四周土墙,开洞为门,墙壁装板,冬暖夏凉,一般作冬季住宿,接"切木囊"外修筑二层木楼,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圈,一般作夏季住宿。房屋建筑多用木头,此种民居建筑,一般院子较小,有一条走道直通内屋。内屋多为两大间,一间为锅灶,一间为住房,有连锅的暖炕,房内周围放碗架、面柜等器物,正中间置佛龛,屋里有天窗而无壁窗,光线较暗,设有木板楼梯或独木梯通楼上,楼上有房廊,阁楼里光亮洁净。房内的天花板和板墙,全为木制,即所谓"外不见木,内部建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