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如何化解“中国式假期”的尴尬?
12月10日,国务院公布2014年放假安排。根据安排,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3天,节后连上8天班;春节2月9日至15日放假7天,节后连上7天班;中秋假期为9月19日至21日,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国庆与中秋期间需连上9天班。全年7个节假日共放假29天,剔除周六日假期剩11天。
假期是个好东西。2014年全年的假期安排,发布了。按理说,对广大国民而言,这应该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大长假、小长假共有7个,全部加起来共有29天。按理说,在今年能看到明年的假期安排,应该是一种幸福。没日没夜的工作也算是终于有了一些个阶段性的盼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广大市民自然也可以对这些假期进行一下这样乐观主义的理解这个假期结束了,下个假期还会远吗?
可是,对于众多国人而言,假期却非常像两个物件:一是,非常像画饼只能在意念中充饥,无法真正满足自己的休闲欲望;二是非常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原因是什么?相信不少人会有异口同声的答案:我国假期的质量太差,假期根本不能让人满足出行游玩的乐趣欲望,相反,假期还代表了种种受罪。比如说,看不到风景,只能看人头,对于孩子而言,是只能看屁股;比如说,每逢假期,景区的所有消费品价格都会上涨;再比如说,堵车严重,还易发生车祸
尤其是在重大节日高速免费政策实施之后,假期几乎等同于梦魇。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让许多人不堪回首,就连宅在家里的宅男宅女都有些不寒而栗。垃圾遍地、高速堵车、车祸井喷、华山抡刀、天价米饭、门票价格报复性上扬、景区限客有此痛苦的经历,再来期望明年的29天假期,难免忧心重重,幸福感也不会有多少期待。
这些所有,有人称之为中国式假期。虽然也有人表示,将所有的问题都泛中国式,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回避,但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我们的假期确实是中国式的。2011年12月13日,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发布的《全球雇员应享假期》报告。根据统计,中国雇员的假期数量排在62个国家里的59名,数量相比于第1名英国雇员的36天假期,足足少了半个月。因为假期过少也过于集中,出门旅游在黄金周就变成了最火热的刚性需求,继而机票、门票都见势涨价,国人出行的性价比大打折扣。
综合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假期数量少,这29天假期之中,剔除周末,实际上只有11天假期;二是,过于集中,全国人都基本指望这29天过休闲的日子了;三是,成本太高,质量太差,假期集中本身没有问题,但在人口第一大国中搞集中放假,假期的质量就必然会大打折扣;四是,我国旅游景区本身的服务质量非常之低,而且多以圈钱为目的。紧跟中国式假期一同出现的是中国假期式受罪。
假期的数量和质量,是一种国民福利,能够影响国民的幸福指数。在带薪休假制度未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如此大规模的集中放假模式,确实值得商榷。但是,更要命的是,对于众多私企职工而言,如果不是国务院办公厅的这种集中放假模式,恐怕连基本的29天假期也是一种奢望。此语境下,所谓休闲社会恐怕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