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才有发展前景 经济腾飞莫让文化瘸腿
几十年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湘湖和湘湖师范是我印象最深刻、最憧憬的地方。那时候,长辈经常嘱咐我:“你长大了,要进湘湖师范读书啊!”日后我虽然没有入湘师,但这所名校一直使我感谢长辈们的祝福。在那不正常的年代,湘湖湮塞干涸了,饱含文化风情的湘湖没落了。可与西湖并称的湘湖,成为烧砖的资源,干涸的湖区,堆积着垛垛的红砖,似乎也在为经济建设尽力,而文化的表征却在日益衰落。可庆幸的是,近年已有乡友在关注湘湖,研究湘湖文化。
故乡的经济发展是有口皆碑的,排在百强县的前列,是浙东五小龙之一。我非常崇敬我的故乡父老,因为是他们让萧山富裕起来。我每二三年总要回故乡一次,每次都有新的感受。举一个生活上的例子来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受邀回故乡参与修新县志的工作,被安排在县委招待所住,房中有一对沙发,普通铁床上挂了顶新蚊帐,算是招待所的高间了。80年代末第二次回乡,住在新建的钱江旅馆,虽有所改善,如按时打扫,送开水到房间,钥匙由客人自己掌握,只是没有室内厕所与浴间。本世纪前后,故乡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各项事业大为改观。我先后住过东方旅馆、萧山宾馆、国际酒店,规格步步提升。直至这次,又给我安排在新建的五星级开元名都大酒店的豪华型套间里。中外游客,穿梭往来,真繁盛之极,令人有大都会的感觉。夜晚,我站在高层房间的窗前,向下眺望,下面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我非常感动,这是故乡父老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美景啊!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应是并行的两条腿,缺一就成跛足。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发展前景。我的故乡有着距今8000年之遥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有着众多可挖掘的人文底蕴,我们不能埋没这些灿烂辉煌的遗留。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陪同我参观了围垦造地的新红山村,这是我童年时常听老人谈起的坍涨不定的沙地改造成果。一眼望去,在偌大的一片围垦地上,建造起一幢幢别墅式的农户,真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外加车库、储藏室。房内陈设崭新家具,与大城市小康家庭的住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进入几户农家考察,竟然没有看到一户有书架和报纸,除了孩子读的小学课本外,没有任何图书。我心中一惊,这么大的新建村,户户富裕,家家和谐,怎么看不到一点文化痕迹,嗅不到一丝文化气息?我向陪同者提出建议:不能出现“文化跛足”的现象。时隔几年,2011年夏,我又回县探望,一进萧山,高楼林立,各业繁兴,马路多车道,新式高档轿车奔驰于大道。经济建设明显跃进。文化方面新建具备现代化设施的博物馆、图书馆、方志馆、文化中心业已矗立于新区。图书馆的支馆遍及乡镇,普及民众文化。家乡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差距在迅速地缩短,但还不能双飞。要想两足并举,还需努力。我期望故乡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经济、文化共荣的百强县之一。也提醒那些正在经济腾飞的地区,谨防“文化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