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历史上的“赵氏孤儿”

历史上的“赵氏孤儿”

元杂剧《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上记载,赵盾死了,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在与河上与楚庄王大战一场,因为这场战争,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做了夫人。

而后边的故事,分为了两个版本,《左传》版和《史记》版。

《左传》中的赵氏孤儿

公元前587年,赵朔也死了,他的妻子赵庄姬就和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婴齐有了私情。在春秋时这种乱伦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赵家人大部分都是比较看不惯这种事的。赵朔的另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了,便把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赵婴齐临走时说:有我在,栾书虽然执政,也不敢对赵氏家族怎样,我一走,只怕就麻烦了。

此事气坏了赵庄姬,她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把账都算在了赵氏的头上,她联合了对赵氏有积怨的栾氏、郤氏,共同对付赵氏。几股势力在晋景公面前轮番诬陷赵同和赵括要谋反。晋景公信以为真,杀死了赵同、赵括。

杀了人,赵庄姬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杀了赵同和赵括,赵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了,而此时栾氏、郤氏力量壮大起来了。这不是自己一顿忙乎给别人做了嫁衣吗?明白过来就好,赵庄姬把赵武带到了晋国的王宫之中,保护了起来,以免受到栾氏、郤氏的杀害。

晋景公杀死赵同兄弟后,就想把赵氏的土地赏给祁奚家族。而此时,终于有为赵氏家族说话的人了。晋国执政大夫韩厥说:赵氏家族的赵衰、赵盾、赵朔都对国家有大功,却没有了后代,也失去了土地,这样让后来的人会怎么想呢?还怎么愿意为国家尽忠?这一句话,挽救了赵氏,也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赵氏的土地被留下了,后来又封还给了赵武,赵氏家族才得以复兴。

《史记》中的赵氏孤儿

赵盾死后,赵朔袭职辅佐晋景公,屠岸贾准备发动对赵氏的攻击,大将韩厥让赵朔逃亡,赵朔不肯,说道:只要将军答应我你不绝我赵氏后代,我死而无憾。可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后果有多严重。屠岸贾不经晋景公允许便带着军队围攻赵朔居住的下宫,杀死了赵朔和他的几个叔叔,并且尽灭其族。

而这场大灾难中,只有三个人侥幸活了下来:赵朔的夫人,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好友程婴。程婴把一个天大的秘密告诉了公孙杵臼:赵朔的老婆怀孕了。而赵朔妻在晋宫中躲了几个月后,终于分娩,生下了一个男婴。

屠岸贾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向宫中索要这个孩子。很显然,此时的晋景公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屠岸贾守住宫门,自己亲自进来搜索,赵朔妻毫无办法,只好行了一步险棋,她把男婴夹在胯下,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一顿彻底的搜查后,屠岸贾只看到了一旁默默伫立的赵朔妻,却没有搜到婴儿。屠岸贾认为孩子肯定被偷偷转移走了,便向城外搜去,这样赵氏母子才得以幸免。

程婴得知此事赶快找来公孙杵臼商议。公孙杵臼突然对程婴发问: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程婴回答说:死容易,抚育孤儿难。公孙杵臼坚定地说:那请你承担难的那件事,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

二人找了一个婴儿,将其穿上赵氏孤儿的衣服一切安排妥当后,程婴突然向参与这次杀戮的将军告密:谁能给我千金,我马上把孩子的藏匿之处告诉他!这些将军非常高兴,最高兴的当属屠岸贾,屠岸贾马上拿出千两黄金给了程婴,程婴二话没说带着这些叛乱的军人到了公孙杵臼的家门前。

公孙杵臼见到程婴便破口大骂: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下宫之难你没死,口口声声说要与我好好抚养赵氏孤儿,今天又把我卖了。你纵然是不能抚养孤儿,又怎能忍心出卖他呢!说完公孙杵臼抱起孤儿大哭道:天哪天哪!这个孩子有什么罪?请你们放过他吧,只杀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

这出双簧演到这个程度怕是没人会相信此中有诈了,而公孙杵臼最后的那次求情也是一种忏悔,虽然死的不是赵氏孤儿,却也是个无辜的孩子。可是那些将军们没有给公孙杵臼留下这个希望,杀死了公孙杵臼和这个可怜的婴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赵氏孤儿就这样被留存了下来,被程婴藏匿在了山中,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赵武。

晋景公十五年,晋景公突然病了,韩厥把一切实情和盘托出。当年参与杀赵氏的诸位将军来问安时,都被韩厥的人拿下。不久赵武率军攻打了屠岸贾,屠岸贾就此被灭了族。

赵武成人后,程婴辞去公职,向诸大夫辞行,然后告诉赵武说:当年你家遭遇大难,我没有死,就是因为要抚育你成人,今天这个愿望达到了,赵家也复位了,我有脸去见赵朔和公孙杵臼了。赵武哭着对程婴说:您怎么能忍心离我而去呢?程婴说道:公孙杵臼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他自己选择了死,就是认为我能把你养育成人,今天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履行我之前的承诺了。说完,程婴就自杀了。《史记》上称: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人们的猜疑 为何存在如此差别

为什么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载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有人对史籍所载下宫之难的有关资料进行考辩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史记》所谓赵氏孤儿之说,虚构的成分很多。

其一,所谓赵氏遗腹的史实不足为信。

《史记》对赵朔着笔不多,但赵盾死后,赵朔承袭了他的职位。晋景公三年,赵朔以下军统帅的身份与楚国作战,其政治地位仍高于赵同、赵括、赵婴兄弟。此后,史料对赵氏家族的记载中便没有了他的消息,可能是英年早逝了吧。而后,这才有赵婴与赵庄姬通奸的说法。照此时间间隔推理,景公十七年赵庄姬不可能怀有赵朔的遗腹。而另据《左传》记载,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国语.晋语九》亦称赵武从姬氏于公宫。可见,下宫之难时赵武年幼,跟随母亲依舅父(晋景公)而居。如此说来,搜孤救孤以及公孙杵臼、程婴的相关记载也就不足为信了。

其二,《史记》载下宫之难诛杀的范围明显有误。

屠岸贾为追究晋灵公被杀一案,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皆灭其族。这里,并没有提及弑君的主凶赵穿以及同为卿大夫的赵旃家族。而《史记》、《左传》均言当时诛杀的只是赵括、赵同兄弟家族。《左传》载赵婴与赵庄姬通奸,死于鲁成公五年(前586年)。赵朔具体的死亡年代虽无从考证,然赵婴得与赵庄姬通奸,说明当时赵朔确已死了。如果下宫之难发生时赵婴、赵朔叔侄均已故去,那么《史记》记载存在的漏洞就很明显了。

其三、《史记》关于下宫之难发生的时间(晋景公三年,即前597年)互相矛盾。

同出于司马迁之手的《晋世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均明确记载,该事件发生在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左传》的相关记载也与此相同。晋景公三年之后的许多历史事件,赵氏多有参与。如晋景公六年(前594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鲁成公五年(前586年)赵婴与赵庄姬通奸,被赵括、赵同兄弟放逐;晋景公十二年(前588年),晋始置六卿,赵括、赵旃皆为卿。由此推断,下宫之难不可能发生于晋景公三年。

其四,关于赵武复立的时间。

《赵世家》、《韩世家》皆称下宫之难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过了十五年即景公十七年(前583年)又复立赵武。但《春秋》、《左传》、《晋世家》与此记载截然不同。《晋世家》景公十七年记载: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晋景公十七年:复赵武田邑。可见赵氏族诛与复立赵武的时间间隔并不遥远。也可以证明当时诛杀的确为赵同、赵括家族。作为晋景公外甥的赵武,随母亲一起生活在宫中,似乎没有受到此事的波及。

后话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我们只能靠古代史书记载来推断。也许随着考古的进一步进行,新的史料会带给我们新的方向。

相关推荐

  • 孔子弟子中为人好学不迁怒指的是谁

    孔子弟子中为人好学不迁怒指的是谁

    孔子,弟子,,公元前,赞其,曲阜市,孔子,和睦,城东,山前,曹姓,春秋,颜庙,颜回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颜回简介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

  • 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

    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

    白马,,公元前,出发,违背,实体,本来,导致,生物,惯例,白马非马,白马,真理具有相对性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真理具有相对性。白马指的是白色的马,“马”代表马这种生物的总称,这个逻辑命题的关键在于“非”这个连词。“白马”的称谓暗示着它与“马”之间存在联系,但“非马”这个判断则违背了普遍的逻辑惯性。《白马论》这样就割裂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联系。从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出发,势必将一般看成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其结果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白马非马”这...

  • 车淹半个轮算泡水车吗

    车淹半个轮算泡水车吗

    车,泡水,,拖车,保险公司,车辆,水泡,救援,理赔,泡水,等待,水浸泡,发动机,不算水过半个轮胎但没有淹没发动机或变速箱,不算泡水车。泡水车,顾名思义也就是被水浸泡过的车辆。水泡车就比较严重的了,其中分为半水泡车和水泡车,半水泡车指的是,水淹到了发动机舱,也就是淹到了一半,而水泡车往往指的是没过车顶的车辆。水泡车的发动机、电子设备、车辆内饰受损非常的严重,这样的车辆出售的价格很低,也不建议车主自己使用,而水泡过半个轮胎的车辆,如果保养好了...

  • 06化成分数是多少

    06化成分数是多少

    06,化成分数,,公元前,单位,时代,测量,用于,分数,点后,可带,初期,中国,3/50.6化成分数是3/5。解答过程如下(1)0.6是一个小数,小数化分数可以先写成分母为1的形式,即0.6=0.6/1。(2)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结果不变,把0.6/1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得到:0.6/1=6/10。(3)6/10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得到:6/10=3/...

  • 什么动物是看家护院

    什么动物是看家护院

    看家护院,动物,,狗狗,新世,中国,公元前,训练狗狗,东北,狩猎,晚期,嗅觉,周家,狗狗是看家护院的。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为狩猎时的助手。因此,狗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都发现了狗骨骼,足证其驯养历史之久远。有很多人都会羡慕别人家的狗狗,怎么样的乖又怎么样特别的听话,然后还发出听话的都是人家家的狗狗的言论。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狗狗无论如何都是要靠人去引...

  • 历史上有西鲁天会吗

    历史上有西鲁天会吗

    历史,西鲁天会,,传奇,大漠,学习,春华,小识,怀仁,老人,复明,中原,南京,没有历史上没有西鲁天会。“西鲁天会”出自古装武侠剧《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属于虚构的一个组织。影片中,该组织在乾隆年间以“顺天行道 ”,“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口号。嘉庆以后,复提出“兴明绝清”及“反清复明”等口号。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是由都晓执导,孙颖歆、谢苗、李渊、许明虎、鲍国安、洪金宝、刘家辉、计春华、元华等领衔主演的古装功夫...

  • 从善如流的上一句是什么

    从善如流的上一句是什么

    从善如流,上一句,,庄子,同和,解释,救援,公元前,时代,错误,从善如流,楚国,正确,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上一句是:改过不吝。这句话的意思是,改正自己错误的时候从来不会犹豫,听从他人善意的劝说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欢快自然。该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上皇帝书》。从善如流的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形容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出处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火情侦查的内容是什么

    火情侦查的内容是什么

    火情侦查的内容,,救援,火情,知情人,方法,状态,危险,确保,同步,通道,情况,火情侦查的内容:1、外部观察,深入内部侦察,组成侦察小组,利用场所内消防控制中心监测火情,掌握火情变化,询问知情人,通过对场所领导、安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询问,了解现场人员被困情况;2、在防御中要注意正确选择水枪阵地,利用现场的地形选准阵地,使指战员找准防御的关节点,在灭火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通过对知情人的询问,了解被困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所在地方,...

  • 陶朱公是我国古代对富商的称呼吗?

    陶朱公是我国古代对富商的称呼吗?

    蚂蚁庄园,,货物,商店,公元前,商旅,春秋,开拓者,定陶,大夫,广州,出售,是陶朱公传说是源于山东定陶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陶朱公传说主要是关于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理财、散财的民间传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陶朱公本名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

  • bhd是什么货币

    bhd是什么货币

    bhd,货币,,巴林,美元,货币,汇率,英镑,面额,气温,印度,公元前,卡塔尔,巴林bhd是巴林的货币。bhd就是巴林丁那,是巴林的货币,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根据货币实时兑换汇率,2020年3月12日16时,1巴林第纳尔=18.5472人民币。巴林所有的钞票均由巴林货币局发行。 巴林纸币的尺寸随面额大小而变化,最大面额20第纳尔的尺寸为:16.0×8.0厘米,而最小面额0.5第纳尔的尺寸仅为:14.5×6.4厘米。巴林铸币质地...

  • 窃符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窃符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窃符救赵,主人公,,请求,公元前,军营,自杀,救援,无忌,魏国,作用,验证,平之,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信陵君,也就是魏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 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窃符救赵的故事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的国土上分布着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分别是赵国、魏国、韩国、秦国、...

  • 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

    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

    世界之最,著作,,条件,推理,著作,逻辑推理,又称,公元前,理中,性问题,逻辑学,模式,墨经《墨经》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约完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经》(又称《墨辩》)是中国古代战国后期墨家的著作《墨子》一书中的重要部分,有《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6篇。主要是讨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问题。《墨经》中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后期墨家逻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