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晚年:“写不出东西”的悲哀
雷雨剧照 为了纪念著名剧作家曹禺诞辰100周年,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将于明日开幕,曹禺的女儿、剧作家万方将应邀出席。日前,万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追忆她眼中的父亲曹禺。100年称得上漫长岁月,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他,100年过后还在纪念他。他创作的几部戏剧,使他今天还和我们大家在一起,进行着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万方说,他给了戏剧生命,戏剧也给予他生命。
曹禺的话剧:社会的压抑,让他选择了写戏
在中国现代史上,曹禺几乎就是话剧的代名词。他祖籍潜江,在天津长大,万方说:他回忆儿时的种种生活,他的父亲母亲在床上面对面抽大烟,他的哥哥也在自己的房间里抽,他放学回家时他们都睡着了,家像坟墓一样静。门外经常走过逃难的农民,一头挑着锅,一头挑着孩子。
出生在旧中国的文人,从小就感觉到压抑。那些有独立意识的人,就想要有所作为,写剧本就是我爸爸的作为。万方说,他迎接命运,他愤愤不平,他痛苦,他要反抗。我认为曹禺之所以是曹禺,在于他全身心地活在自己独特的感觉之中,只听从内心的感觉,因此他选择了写戏,写出了《雷雨》。
创作《雷雨》的时候,曹禺才23岁,之后他写出了《日出》、《原野》、《北京人》,每一部都轰动一时。我爸爸去世后,我仔细地翻看了他写下的东西,从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到他对各种人物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万方说,他脑子里那部创造的机器一直在运转不停,人生的问题一个个像滚珠似的,在他的脑子里发出哒哒哒的清脆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