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周朝·姜尚】中国最早提出农工商“三宝”说

【周朝·姜尚】中国最早提出农工商“三宝”说

姜太公因在渭水钓鱼而结识了周文王,此时的他穷困潦倒,年龄也大了。据说姜太公曾经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做过屠夫,也卖过饮料。

对于周文王、周武王父子而言,姜太公无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霸王之辅。他曾经用美女和宝物把文王从商纣王那里赎回来。文王时,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之所以归顺,多半都出于他的计谋。他又极力主张武王出师讨伐纣王,为建立周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姜太公的谋略不仅仅体现在愿者上钩上,他在发展经济上也颇有几分心得。在货币制度上,他多有开创之举,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早在武王伐纣成功时,姜太公就极力主张散鹿台之钱,发巨桥之粟,赈济天下的平民百姓;迁走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修明政治,除旧布新,与天下苍生一起开始新的生活。鹿台,是商纣王贮藏珠玉钱帛的地方,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朝歌镇南。据唐代孔颖达的解释,鹿台有三里大,千尺高,面积跟今天的国家体育场差 不多,由此看来这个国库还真是壮观,如果这里边塞满了,该有多少的钱财珠宝!在天下未定之际,散发钱粮安抚疲敝的百姓,的确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姜太公的眼 光不可谓不独到,知道粮食谷物和珠宝钱财可以安定人心。看来,吃过苦头、做过生意的姜太公,懂得劳苦大众的心里想要的是啥。周武王平商称王之后,把姜太公分封到齐地营丘后世的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这里是一片盐碱地,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还很稀少。这该如何是好呢?或许是疲惫了,或许是不在意,或许是对受封的那个地方不太满意,姜太公在前往封国的路上,又是停下来歇息,又是投宿休整,边走边看路旁的风 景,行动迟缓。旅舍有人就说了:我听说时机总是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寝居如此安然,实在不像是到封地就职的!姜太公听到这话马上警觉起来,连夜穿好衣 服起程赶路,并在黎明时分赶到了封国,顺利地接管了封地。放眼望去,营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肯定不行。姜太公就因地制宜,劝导百姓从事手工技艺的行业,比如纺织加工就是最好的选 择;又大力发展渔业、盐业,从生产百姓日用品入手搞活经济。结果,男女老少以及运送货物的车辆从各地涌向齐地。这显然让姜太公尝到了甜头,所以工和 商在姜太公的《六韬》一书中,和农一道被列为国之三宝。

相关推荐

  • 王安期不鞭书生的文言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王安期不鞭书生的文言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王安期不鞭书生说明的道理,,王承,文王,十里,东晋,文字,汝南,方七,第一,王府,指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王安期不鞭书生》改写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承,字安期,生活于两晋时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孙,西晋汝南太守王湛之子,东晋尚书令王述之父。东晋官员,东晋初年的第一名士。《王安期不鞭书生》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王安期禁止夜晚私自出行是为了防止坏人作恶,而书生不在这条规定意图打击的范围,因此没有...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哪里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哪里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处,,松柏,多能,活动,文王,天纵,物多,疾病,知乎,孔子,论语,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论语·子罕》上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通“凋”,凋零。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

  • 赢荡做了多久的皇帝

    赢荡做了多久的皇帝

    赢荡,,文王,身高,设置,多久,陈庄,经济,继承,修改,又称,宜阳,四年赢荡做了多久的皇帝赢荡做了四年的皇帝。嬴荡一般指秦武王,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继承王位秦武王出生于秦惠王九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

  •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

    中国,小麦,,作用,脂肪,镇痛,证据,直立,外科,治疗,排列,部位,后取,5000年从许多出土小麦文物不难看出,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至少已有5000年,在距今3000-4000年前,小麦不仅在中国西部已有广泛载培,而且在南部、东部和中部也有种植.小麦生长介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8~1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方圆...

  • 张仪后来为什么离开了秦国

    张仪后来为什么离开了秦国

    张仪,,舌头,文王,喜欢,秦国,损害,胜算,太医,再立,利益,临死,张仪,帮助秦国进行“连横”策略,最终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得秦国的胜算大了许多。张仪可以说劳苦功高,他既然有才,又如此为秦国奔波,必然还是能够得到秦王的信任的,秦惠文王对张仪也的确如此。然而,他的儿子秦武王却并非如此,秦武王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在此期间,他就把张仪赶出了秦国。张仪本是魏国人,而在孙膑帮助齐国大败魏军之后,魏国...

  • 芈月传张仪结局是什么

    芈月传张仪结局是什么

    芈月传张仪结局,,文王,疲惫,困乏,千丈,活动,远嫁,空间,国内,张嘴,地下,结局是病死的张仪,秦惠文王的宰相,天下知名的说客,纵横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凭着一张嘴游说六国,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占得一个个城池。然而没有实力相衬的诡辨时间长了却无以为继,后期他在列国能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在秦惠文王死后,被注重武力的秦武王逐走。《芈月传》张仪结局是病死的。张仪、庸芮两人在关门外送别芈月母子,送别之景堪称凄凉。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

  • 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周易,仲尼,春秋,文王,任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请介绍一下这几个人当时的情况此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如下: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 女子旁加个原字念什么女原念什么啊

    女子旁加个原字念什么女原念什么啊

    知识,笔顺,编号,用于,周朝,女原 念什么啊嫄 yuán 【名】用于人名,姜嫄,传说是周朝祖先后稷的母亲 -------------- 笔画数:13;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1332511234...

  •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是怎么一回事?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是怎么一回事?

    西周,服务,控制,对象,解释,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是怎么一回事?据《国语》载:“庶人食力,工商食官。”意思是说,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工商依靠服务官府的所得而生活。当时工商阶级职业世袭、其身份、居住区、经营商品的种类甚至服务对象都受到官府的严格管制。“工商食官”便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西周时期,商业是国家控制的,每个行业都设有官吏来进行管理,国家统一调度,即使是家庭手工业也是官府来管理,所以有“工商食官”的说法。对此,三国时韦昭的解释是:“工...

  •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世界之最,诗歌,,语言,西周,价值,春秋,世纪,经济,多侧,至春,分解,至周,《诗经》《诗经》自西周初年就已经开始撰写。《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

  • 关于我国夏商周三朝的都城都分别在哪里呢?有什么直接

    关于我国夏商周三朝的都城都分别在哪里呢?有什么直接

    文王,良渚,中国,遗址,发现,1、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里出土了黄河流域以前从未发现过的象征军士统制权的“玉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洪水之后良渚的人们迁到了二里头并带来了玉器文化,如果是这样中国最初的王朝就是由长江、黄河两大文明的溶和而诞生的,相传夏王朝持续了约四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社会迎来了大转变的...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太公叫什么名字?哪个朝代的?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太公叫什么名字?哪个朝代的?

    知识,太公,大名鼎鼎,朝代,爱问,姜太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商末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