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土家族丧葬习俗

土家族丧葬习俗
  跳丧

土家人的丧事办得十分热闹。“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充分表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丧鼓一响,相邻数寨齐来奔丧。所谓“听见丧鼓响,脚板就发痒,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灵堂上的舞者,每人手执一件乐器,由掌鼓师指挥。鼓声一起,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丧”。丧歌的曲调有“撒儿嗬”、“叫歌”、“摇丧”、“将军令”、“正宫调”、“一字词”、 “节节高”、“螃蟹歌”等数十个曲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唱词有歌颂亡人的,有赞美爱情的,有唱历史的,有唱典故的,有唱动物植物的,有猜谜的,内容十分丰富。土老师还借跳丧,规劝教育世人:哪怕你帝王将帅,也难免土内藏埋,哪怕你高官厚禄,无非是一坟棺材。土家人跳丧,一为死者歌功颂德,二为安慰死者家属,谁都把“跳丧”当做情谊的象征,说:“把不起耙把送不起钱,跳一夜丧鼓送人情”。“跳丧”与巴人乐舞有着渊源关系。

相关推荐

  •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蚂蚁庄园,,茱萸,老人,适合,高山,青草,传统文化,秋季,活动,会越,重阳节,辞别青绿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辞别青绿。重阳节之所以称之为“辞青”,其实有告别青草的意思,秋季来临,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霜降的来临,植物的叶片开始变成金黄,而青草的绿色会越来越少,会随着每一次外出旅游,见到的青色会越来越少,所以把重阳外出旅游称之为“辞青”。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重阳节源于天象崇拜,是上古时代秋季丰收后祭祀演变而来的,是纪念...

  • 四川重庆是一个地方吗

    四川重庆是一个地方吗

    重庆,四川,,自治县,苗族,土家族,渝中区,成都市,璧山,南川区,永川,乐山市,川区,不是四川重庆是一个地方吗不是。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重庆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等。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景观。四川省下辖...

  • 世俗什么意思

    世俗什么意思

    汉语,是一个,世俗,风俗习惯,什么意思,世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ì sú,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世间不知变通的、拘泥的习俗。俗人,普通人;流俗;庸俗。世俗一般和清高相对应,世俗就是喜欢人世间的红尘,留恋吃喝玩乐,爱凑热闹,有时还很势利眼,不太顾忌面子,不会有太伟大的表现或者很突出的品质,甚至很有小人的特点,整体上印象就是脱不了红尘中的凡事俗情。...

  • 犯重丧是什么意思

    犯重丧是什么意思

    是指,犯了,日子,则是,丧事,重丧,重,重复双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丧事,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犯重丧有两重含义:一重是指死者去世的日子犯了重丧;另一重含义则是指送葬的日子(举办葬礼的日子)犯了重丧。这两种情形都可能引起重丧的发生。重丧根据死者之间的关系,分为外重丧、内重丧。1、外重丧:指的是前后逝去的死者之间是亲戚关系,重丧涉及到的是六亲关系,诸如姑姑、姨姨、舅舅、丈人、女婿、外甥...

  • 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月饼,活动,民间,秋季,中国,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

  • 明天是什么节?按农家习俗,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也就是祭

    明天是什么节?按农家习俗,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也就是祭

    农家,民间,农历,知识,习俗,明天是什么节?按农家习俗,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也就是祭祀祖宗的.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家乡也有这种习俗吗?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

  • 菲律宾圣周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菲律宾圣周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背上,活动,菲律宾,连续,二是,圣周节 菲律宾天主教徒的节日。自每年3月15日后的第一个周日,举行一周的宗教活动,纪念耶稣受难和庆祝耶稣复活,故称圣周节。周日,教徒们聚集在教堂做祷告,然后手持棕榈枝叶游行,纪念耶稣在受难前到达耶路撒冷,故这一天也称作棕树节。圣周一是圣经开读日,教徒们身背十字架赤脚游行。圣周二是弥撒日。圣周三是圣欢会日,纪念耶稣受难。圣周四是忏悔日,方式因地而异,通常是忏悔者从教堂大门膝行至祭坛,自我鞭笞,直到背上出血;...

  • 正月初十六大习俗是什么?

    正月初十六大习俗是什么?

    柏树,啪啪,知识,习俗,簸箕,正月初十六大习俗是什么?簸箕等统统投入火中焚烧,一些人家还会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树枝,发出啪啪的响声...

  • 大家知道贵州那的习俗吗?他们正月十四过大年,为什么?

    大家知道贵州那的习俗吗?他们正月十四过大年,为什么?

    知识,农历,一过,山下,苗族,那里的习俗是腊月三十称过小年(这也是跟大家说三十过大年一样,是最隆重的节日),然后正月十四过大年,正月十月过元宵节的相对比较少.过正月十四,难道那个节日是少数民族过的吗?关于这个习俗有很多说法我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说法就是 因为过去贫困人家较多 为了防止年关讨债 所以在传统农历春节的时候 全家都离家到山上去“躲岁” 其实就是躲债!等过了年以后 才从山下下来再过年!在贵州有一句话叫“苗十三 汉十四 裸十五” 说明这...

  • 陕西风俗里"全灯"习俗的由来,及对孩子的意义

    陕西风俗里"全灯"习俗的由来,及对孩子的意义

    风俗,礼物,知识,重男轻女,年龄,在陕西老家,孩子满12岁就会举行"全灯"仪式,请问这个习俗的由来及对孩子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春节的民俗方面,陕西民风古朴,富有地方特色。  当舅舅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是少不了的礼物。俚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出自这习俗。使人们更能感受到西北黄土风情的神韵。  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选择在正月初二到初八(初三到初六的居多)中的一天,给出嫁的女儿“送灯”...

  • 正月初五习俗有哪些?

    正月初五习俗有哪些?

    民间,有哪些,心理,五接,身上,正月初五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五习俗如下:第一是正月初五送祖宗习俗: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在除夕那一天要把祖宗请回来一起过年,在房屋的正中间高挂祖宗的牌位,然后烧香上供,这些都意思是请祖宗来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一家团圆的意思。所以在初一到初五之间,祖宗便被请回来一起过年,到了初五那一天,就要把祖宗送回去,意思着过年过完了,所以在正月初五那一天要烧香,来恭送祖宗。第二是正月初五送穷习俗:在我国古代民间有一种非常特色的岁...

  • 呼天抢地中枪的意思

    呼天抢地中枪的意思

    治办,解释,头撞,呼天抢地,儒林外史,呼天抢地中枪的意思:碰,撞。呼天抢地,解释:高声喊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呼天抢地,一面安排装殓。”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