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丧葬习俗
绥宁等地凡六十岁以上的人去世,脚要踩一箩谷,谷存给子孙吃。人要坐着死,与生儿女要坐着一样,同称“坐生坐死”。母亲死后,要先通告舅家,舅父母来到,备“报恩餐”招待。孝子要跪在舅父母面前。舅父母对去世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叫做“分真”。再给外甥讲些好话,叫作“讨好”。父亲死了,跪向伯叔辈请求分真讨好。平时,孝子对父母不好的,会久久跪着,听从教育,许可起身才能站立,然后死者入殓。人死去三天内,要找一块象人形的石头背回家中供奉。死者是女,则在岩石前供一盆水和一把梳,是男则供以烟叶。每天还要供奉餐食,三年后,才把岩石埋掉。
安葬前,要打道场超度亡灵,孝眷披麻戴孝,穿麻织品长衣,头戴由麻布做成圆圈、前边缀上六颗白棉花的孝帽,并拖上麻布长头巾,脚穿麻鞋和白布袜子,手持孝杖,称作“成服”,并请人唱丧歌或唱戏守夜。
出殡不论墓地远近,抬棺的绕道缓行。有的地方抬棺的要走乡间小路表示死者对家乡的留恋和告别。绥宁等地老人死了,棺材埋尸之外,还要用华美的窑缸将死者的生庚八字写在里面掩埋,叫做“埋魂”。
1949年后,各地丧事改革从简。一般出讣告,开追悼会以悼念死者。城市推行火化,在殡仪馆或死者生前所在单位举行追悼会,亲友吊丧,送以花圈、祭嶂,出席追悼会。乡镇也开始推行火化,土葬者亦减少了很多旧俗礼仪。80年代起,出殡时有动用汽车、族旗为前驱的,送葬人员多,冲炮喧腾,花圈直径高达3-5米,祭坟修墓比过去增多而且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