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攸之费祎董允怎么读
“郭攸之”读作guō yōu zhī;“费祎”读作fèi yī;“董允”读作dǒng yǔn。
郭攸之:三国时期蜀汉官吏。字演长,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建兴中为侍中,深得诸葛亮信爱。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将北伐,虑刘禅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攸之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上疏中极力推荐,使能为刘禅“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费祎: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死后,葬于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墓碑为清朝光绪年间昭化知县吴光耀所立,墓志铭为其长女所书。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初为太子舍人。刘禅嗣位,迁黄门侍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虑后主年轻,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请以允、费祎、郭攸之任宫省事。不久,迁允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
允对后主常诤谏。时后主宠宦官黄皓,允不但正色匡主,而且数责皓。皓畏允,允在世时不敢为非作歹。延熙七年(244)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的副手。九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