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八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中“八戒”指的是什么?
《西游记》中,憨态可掬而又色胆包天、好 吃懒做的猪八戒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僧 收他为徒的时候,为他制定了八大戒律,故得名猪八 戒。在佛教中,其实“八戒”是真实存在的。佛家讲究清规戒律,其实“戒”和“律”是两 种不同的行为规范:“戒”指的是僧人的自我约束, “律”指的是外部环境对僧人的约束,这两种行为规 范从内、外两个方面明确地对僧人进行了规定。
佛家 还有戒、定、慧这三种学问,也就是“三学”,其中“戒学”就是指戒律,说的是通过平常谨守戒律,不断 修持,就可以达到“禅定”“般若”等至高境界。佛家的“戒”有五戒、八戒和十戒等之说。五 戒指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撒谎),不饮 酒,不邪淫,它最为世人所熟悉,是佛教弟子必须遵 守的行为规范。
八戒又称八斋戒、八关斋,它相对于五戒来说更 加严格。在佛教经典《俱舍论》中,提到了僧人的八 种过错行为:杀生、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酒、 涂饰香华及歌舞观听、眠坐高广严丽床座、食非时 食。这里的“与取”指的是偷盗和抢劫,“非梵行” 指的是男女交媾,“虚诳语”指的是撒谎。
僧人是绝 对不能犯这八种过错的。为了明确这一点,佛教相应 有八种戒条,称为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 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 六戒“涂饰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 “食非时”。十戒则更加严格,指的是一戒“杀生”,二戒“偷 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 戒“涂饰香华”,七戒“歌舞观听”,八戒“坐卧高广 大床”,九戒“食非时”,十戒“蓄金银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