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满贯-大满贯是什么意思?
网球大满贯 大满贯在网球运动中是指选手在一个赛季里囊括下面四项赛事的桂冠: 澳大利亚公开赛 法国公开赛 温布尔登锦标赛 美国公开赛 上述四项赛事通常又称为大满贯系列赛。无论是从赛事的规模、历史、奖金、积分和影响力来说,大满贯系列赛都堪称职业网坛最重要的赛事。
作为现代网球的发源地和历史最悠久的大满贯赛事,温布尔顿公开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现代网球史。1868年,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在温布尔登的沃普尔路成立,并在1877年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冠军赛,这就是大满贯赛事的最初发端。 目前四大满贯以及职业巡回赛中所普遍设置的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双中,最早时是只有男子单打的,其余的都是后来逐项正式加入的。
而且,囿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贵族”传统,参赛选手的范围也是几经变革,如温布尔顿公开赛在1905年才开始邀请外国选手参加。经过二战时期的数年“停摆”后,上世纪50年代航空业的发展使网球运动逐渐成了世界性的运动。 到了1959年,时任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主席职位的赫尔曼·大卫向草地网球协会提出议案,建议赛事向所有网球选手开放。
不过,顽固的英国人并没有马上同意,并再次搁置了1964年俱乐部董事会申请将比赛的名称改为公开赛的提案。然后到了在网球史具有重要意义的1968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几项网球赛事统一起来,标志着公开赛时代的到来。自此,包括职业选手在内的所有网球选手都可以参加冠军的争夺,而彩色电视的逐步普及,更使这项“贵族”运动迅速在更多人中普及开来。
由于澳大利亚公开赛在每年的年初开始,公开赛时代的第一项大满贯比赛是1968年的法国公开赛。 截至上周结束的2005年温布尔顿公开赛,四大满贯刚好总共举行了150届,我们在这里对所有男子大满贯得主进行简单分类分析。温网产霸主 法网爱黑马 四大满贯各有特色:最“年轻”的澳网在每年年初开始时正值南半球酷暑,这里的硬地场既有利于底线抽击,也适合发球上网,因此,成名巨星中除了比约·博格和麦肯罗,几乎所有人都曾在这里称王;作为唯一的红土大满贯赛事,法网最出名的就是马拉松鏖战和不断的冷门,这里无疑是底线型选手的天堂,也是桑普拉斯这样的发球上网好手的滑铁卢;而历史最悠久的温网是网球的殿堂,这里的草地几乎是为发球上网者度身定制的,这里也最容易造就一代霸主,如比约·博格、桑普拉斯和现在的费德勒;财大气粗的美网有的是喧嚣和著名的夜战,而且是众多名将的发迹地,不说麦肯罗们,萨芬、休伊特和罗迪克都是首先在美网取得突破的。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各项大满贯对所有选手的“公平”程度。其中法网无疑是最开放的,公开赛时代以来,只有比约·博格做到过三连冠以上的连霸,而温网是最有“偏爱”的,盛产长胜不败的霸主是温网的标志之一。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38届法网中总共出现了24位冠军,事实上,自从比约·博格四连冠后,只有伦德尔、考瑞尔、布鲁格拉和库尔滕能成功卫冕一次。
而最近四年更是年年都冒出了新面孔,赛前没人看好的科斯塔和高迪奥最后都跻身大满贯得主行列。法网冠军号称最难拿的大满贯,是指无名小卒们往往能在前几轮就把大牌明星拉下马,就像今年女单卫冕冠军米斯金娜首轮出局,传奇老将阿加西连续两年首轮被淘汰。不过,这也给了一些红土专家们巨大的希望:一旦成功冲顶,名声和财富都会滚滚而来。
而温网是另一个极端,也是四大满贯中唯一的平均每个冠军得主拥有两个以上的奖杯。这自然要“归功”于比约·博格的5连冠、桑普拉斯的8年7次夺冠和费德勒刚刚完成的帽子戏法。其实,在温布尔顿3次称王的还有另两位发球上网天才麦肯罗和贝克尔。如果从桑普拉斯1993年温网首次夺冠算起,13年间总共只出了5位冠军。
至于美网,更贴切的说法该是“美国人的美网”;公开赛时代以来的37届美网中,美国人拿走了比一半还多的19次冠军,其中康纳斯、麦肯罗和桑普拉斯都获得了至少四次以上。例外的只有考瑞尔,考瑞尔在澳网和法网都曾连续夺冠,但唯一一次进入美网决赛还是败在埃德博格拍下。
势力榜美国人的游戏 谁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头号体育大国,网球运动也不例外。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康纳斯、到80年代的麦肯罗、再到90年代的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美国人几乎统治了整个公开赛时代。在150届大满贯赛事中,美国人掠走了超过1/3的男单冠军。
除了数量,美国人在人数上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12位大满贯得主抵得上10个只出了独苗的国家,并饶上一个俄罗斯。 瑞典可谓是一个盛产天才的国家,四个瑞典人就抱走了25个大满贯奖杯,如果不算今年的2002年夺得澳网的黑马托马斯·约翰森,比约·博格、埃德博格、维兰德三个人平均每人拥有八座大满贯。
同瑞典的高产相比,西班牙人就是广种薄收、全面开花典型例子,他们的7位大满贯得主中,除了布鲁格拉在1993-1994年连夺两届法网冠军外,其余6个竟都是“一满贯选手”,不过,天才的纳达尔也许能改变外界对西班牙人“昙花一现”的成见。 最诡异的是澳大利亚,很难理解这块出了众多传奇巨星的澳大利亚大陆,最近10多年来能捧起大满贯奖杯的不是拉夫特就是休伊特。
也许,富饶的澳大利亚大陆在公开赛时代初期就耗尽了养分,以至于这个传统强国从80年代开始就沦落为二流网球小国。 最占便宜的自然是瑞士,这个欧洲小国因为只有一半瑞士血统的费德勒而为全世界网球迷所熟悉。至于像厄瓜多尔(戈梅兹获得1990年法网冠军)这样的南美小国也能在大满贯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只有“英雄不问出处”可以解释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网球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别国网球选手,且不说像莎拉波娃、皮尔斯等这样虽不算美国人却常住于美国的“寄居者”,干脆改入美国籍的就大有人在。其中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就是捷克这样的东欧国家,女子方面有改入瑞士籍的辛吉斯和改入美国籍的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男子方面最出名的自然是八届大满贯得主伦德尔,这位捷克最成功的男子网球选手在1986年就移居美国,并在1992年正式加入美国籍,不过这时他的大满贯生涯已经结束。
英雄榜桑普拉斯 最伟大的冠军 对大多数选手来说,终其一生能够赢下一座大满贯就足以快慰平生了,个性鲜明的“俄罗斯沙皇”萨芬就曾说过:即使我就此退役,我也没有丝毫可以遗憾了,两项大满贯完全可以让我自称拥有伟大的职业生涯。当然,萨芬不会满足于此,作为费德勒自己承认的最大的对手,萨芬的存在可以加重费德勒的大满贯奖杯的成色。
毫无疑问,桑普拉斯是目前为止最伟大的大满贯冠军,除了创纪录的夺冠次数,连续6年年终世界排名第一、共286周世界排名第一的在位时间,以及温网7次夺冠,都是后人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度。但同众多的大满贯冠军一样,10多年来冲击法网却连一次决赛机会都没有捞到是桑普拉斯最大的遗憾。
比约·博格的成就无用赘述,但阿加西却是不能不提。虽然有人说阿加西1999年开始的5个大满贯是占了空子,认为桑普拉斯1999年温网夺冠平了埃德蒙森的12个大满贯的纪录后突然失去了动力,加上新世纪初正处于新老交替才成就了阿加西的8个大满贯。
这段时期确实不如上世纪80年代群雄并起时竞争激烈,但阿加西作为第五个夺得过所有四大满贯的男子选手,在网球史上自有他独特的地位。而阿加西创纪录的58次大满贯参赛经历也可谓另类的大满贯王者。谁来接桑普拉斯的班 38年之间的总共150届大满贯赛事,共有18个国家染指过男单冠军,但理论上的150位大满贯得主,最终却被49位男子选手瓜分。
在这18个国家中,其中10个国家只出了一根独苗,包括当前如日中天的温网三连冠得主费德勒所在的瑞士。美国 罗迪克难担重任 对美国人来说,他们现在最大的心头之患就是:自从桑普拉斯退役,阿加西的职业生涯屈指可数之时,谁来接班?罗迪克21岁夺得2003年美网冠军时,一度使所有美国人看到了希望,但费德勒的横空出世让美国人深深怀疑罗迪克能否扛起振兴美国男子网球的大旗。
至于其余美国男子选手,邓特、费什、布莱克们看起来都不足以赢得哪怕一项大满贯。瑞典 新埃德博格在哪儿 瑞典是典型的天才型国家,上世纪70、80年代的比约·博格、维兰德和埃德博格使瑞典网球在世界网坛呼风唤雨10多年,但自从埃德博格获得1992年美网后,瑞典人用了10年时间才再次出了一位大满贯得主托马斯·约翰森(2002年澳网)。
但托·约翰森是年过30的老将了,上周进入温网四强多少有点回光返照的意味。而另一位发球机器乔·约翰森,也许至多只有伊万尼塞维奇或克拉吉塞克的命——终其职业生涯幸运地夺一回大满贯。澳大利亚 衰落触目惊心 澳大利亚的衰落是触目惊心的,他们过去拥有公开赛时代唯一的“大满贯”得主罗德·拉沃,也有桑普拉斯之前的大满贯纪录保持者埃德蒙森(12次),可是他们上世纪整个80年代只有帕特·卡什在1987年赢得过温网冠军,而随着两届美网冠军得主拉夫特的退役、前top10选手菲利浦西斯状态不再,休伊特成了整个澳大利亚男子网球的唯一支撑——他们的另一位世界排名前100的男子选手竟是34岁的亚瑟(第77位)。
但更要命的是,休伊特在费德勒面前已经遭遇了极难堪的8连败,澳大利亚网球何时才能找回风光呢?青春榜费德勒王朝能坚持多久 上周夺得温网冠军是费德勒进一步逼近了前辈巨星们看起来可望不可及的成就,如:桑普拉斯的温网四连冠、比约·博格的草地41连胜。
但费德勒也拥有一些自己独享的纪录:整个赛季保持对前十选手的全胜、决赛21连胜、个人的最初五次大满贯决赛全部取胜。 不过,至少有一项纪录是费德勒永远也无法追上了,那就是24岁前所获得的大满贯数量。对下个月8日将满24岁的瑞士人来说,九月初的美网是个全新的开始。
通过上面这个排行,我们也许能看出费德勒王朝的长短。 比约·博格的生日恰好在法网和温网之间,自从以第一个法网冠军庆祝自己的18岁生日开始,整整八年,这位瑞典天才的生日礼物不是法网冠军就是温网冠军,或者干脆是生日前后各收一次大礼。遗憾的是,25岁生日之后,比约·博格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大满贯。
其实,维兰德和贝克尔也是如此,24岁之后都只收获了一个大满贯。而考瑞尔的所有4个大满贯都是24岁前所获。 与此比鲜明的是伦德尔,伦德尔直到满了24岁之后才开始发飙,并一发不可收拾地拿下8个大满贯冠军和11个亚军。 现在丝毫看不出费德勒有早衰的迹象,但瑞士人24岁之后的大满贯之路到底是像比约·博格还是像桑普拉斯呢?那就等着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