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什么越来越大 周边正加速融入主城区
其实武汉原本面积已经很大了,但在最近十年里又变大了不少。可以明显感觉到,武汉周边地区正在加速融入主城区,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这跟目前的大环境,以及各区给自己制定的发展方向有关。
为什么要融入主城区
在武汉,不少郊区都拼命地融进主城区,就算有些地方离市区很远,但也没有放弃通过地铁的方式融城,因为融城的地方不仅可以承接市区外溢的人口,连市容市貌都跟大城市一样,这不是独自发展就可以实现的。
拿东西湖和江夏为例,本质上这两个区在过去的发展中一直在融城,且因为融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先说东西湖吴家山,因为离市区太近了,受主城区辐射外加临空港国家级开发区加持,东西湖积极和主城区对接,跟主城区搭界的地方已然跟主城区没区别,除了教育差点外,其他都不比主城区差,幸福感更是远超主城区。
而江夏除去划入光谷的地方,北部的纸坊、庙山、藏龙岛几乎和主城区和光谷无缝融合,为了避免纸坊被边缘化,向北迁移,促使纸坊老街、大桥新区、野芷湖一片完美融城,在2018年之前,江夏一直享受楚天首县的美名。
蔡甸跟江夏情况差不多,区政府直接搬到后官湖,积极跟汉阳相融,虽然蔡甸GDP不高,但融城片区的各种生活配套也不差。
新洲邾城和汉南纱帽更不说了,虽然也在发展,但离市区太远了,跟武汉市以外的小县城没啥区别。因此,融城给区域带来的发展红利一定程度上是大于独自发展的。
多种发展模式并存
那有些地方离主城区太远了,怎么融城呢?独自发展是挺好的,但是武汉郊区太弱了,要产业没产业,要人口没有人口,钱又不多,如果没有主城区和开发区的辐射,想要独自发展成一个小城市比登天还难。
虽然有些地方离市区很远,但是总有离市区近的地方吧,先通过近的地方融城把人口吸引过来,然后再把企业吸引过来,采用融城+独自建卫星城的发展模式,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整个区域的发展。
拿新洲为例,目前新洲全境都没有实现融城,过去独自发展的模式已经出现了瓶颈,靠阳逻一个在前面单打独斗压根不行,好在在省市两级的支持下,又杀出了一个双柳,目前阳逻和双柳在寻找融城突破口,而邾城则继续沿着独自发展的方向发展。
其中,新洲阳逻未来有可能通过新港线直接和市区对接,或许能吸引一点市区人口外溢,而双柳这边则有望通过光谷长江大桥和左岭大道实现对接,承接部分产业外溢和人口。
虽然两者都不是算正在意义上的融城,但至少不再让新洲区域边缘化,而邾城虽然依旧独自发展,但是会通过六环线和华融对接,同时打通跟阳逻和双柳交通,加快三地的交流互动,采用融城+独自建卫星城,一定能推动新洲的发展。
而江夏,可以采取一样的方式,北部继续进行融城,带动纸坊、金口、五里界的发展,而南部则应该以山坡为中心,建立山坡卫星小城,同时和咸宁实现对接,推动武咸一体化发展。这样的江夏,才是真正的强大到不需要任何辐射。
因地制宜
独自发展,并不是适合武汉所有郊区,特别是在郊区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主城区或者副城的辐射。
我们要明白,郊区不是光谷,光谷东之所以能够独自发展成为“另外一个城”,是因为光谷有足够的财力和资源去支持它在光谷东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产业新城。而武汉的郊区,不仅没有钱,所获得的资源也少,自然没有办法很好地建设卫星小城。
也许只有等到武汉足够强大,强大鸡蛋很多,可以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时候,武汉的郊区有糖吃时,才能真正有能力去独自发展吧。
来源:行在武汉觅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