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制度何时取消 预售制度有哪些利弊
最近,网上要求取消房屋预售制度的声音多了起来,其原因也是因为一旦预售房烂尾,对于购房者来说将是严重打击。但有专家提出,目前还不能立即取消预售制,这是为什么?预售制究竟有哪些利弊?

预售制度何时取消
专家表示,预售制不能立即取消。现在取消预售制无异于釜底抽薪,不但不能稳定房地产行业,反而会让房地产行业更加雪上加霜。现在房地产企业融资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再取消预售制会导致行业产生更大风险。
专家认为,预售制是全世界通行并且合理的,如果取消预售制,房企资金压力更大,房价会进一步上涨,更加不利于购房者。取消预售制更容易造成开发商不愿意拿地,成为直接压倒国央企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系统性风险。建议还是一城一策,让各地按照情况慢慢往现房销售的路径走,而不是一刀切地直接现房销售,同时更应该强化的是监管机构对于开发商拿地能力的考察,而不是加重开发商的开发压力。
预售制度有哪些利弊
最早的预售制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香港,当时的香港,楼市一片死水,人口短短几年内迅速的增长,昂贵的房价,让人均收入很低的香港普通人望尘莫及。而预售制的出现极大的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极大的降低普通人买房的门槛,给当时的香港楼市和经济注入了活力。上个世纪90年代,预售制由香港引入内地后,大陆也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造房造福的运动,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很多普通人也终于实现了城市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住房的梦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预售制度开始暴露出它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近一两年来,随着政府的调控,房企资金链紧张,房企对应的楼盘开始出现各种问题,预售制变成部分开发商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特别是前段时间某大项目的停工,再一次让众人的目光聚焦在预售制度上,2021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世宏提交的提案里也建议取消房地产的预售制度。一时间,网络上是否该推行“现房销售制”的话题引发群众热议。
如何解决预售房烂尾情况
多位专家提及,可以将保险业引入资金监管环节,以防范各种资金风险。
一方面是要积极协调各类资源和资金,使得购房者的资金和按揭款能够正常流向开发商,使得楼盘能够正常交付,与土地购买形成正循环。另一方面,针对购房信心不足的问题,可以参照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制度,推出“保交付”的保险制度,一旦出险,由保险公司进行监管、交付理赔,这样才能够恢复购房者对于出险楼盘的信心,促动房地产交易的正常循环、资金正常流向、开发商正常经营,达到最终的效果。
法律界人士称,保交楼险能够带来更强的资金监管,除房屋的预售款监管外,保险费用可以纳入专项账户监管,保证更多的开发资金;险资参与监管,账目由保险公司定期核查,对购买保交楼险的业主进行公示,这样可以形成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业主一起监管的强监管模式,未来也可以将保交楼险作为楼盘安全性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