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超大城市还是特大城市 最新城市评级公布2021
自从疫情爆发后,有人担心武汉这座城市会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情况,不过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武汉人口还是有增长的。那目前武汉到底属于超大城市还是特大城市呢?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超、特大城市的名单,下面就来看看吧。
武汉是超大城市还是特大城市
国家统计局在《求是》杂志公布《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引发颇多讨论,其中,武汉城区人口995万位列特大城市,在全国排第8名,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仅有5万人之差。
2021最新城市评级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按城区人口数排序),特大城市共14座,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按城区人口数排序),其中,领衔的武汉距离超大城市的门槛仅有5万人之差。
据国家统计局说明,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表格中的城区人口指城区常住人口。而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包括镇区和乡村。
此前,根据住建部于2020年底最新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符合中国“超大城市”标准的共有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等6座城市。
当时的“特大城市”,则有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等10个城市符合。
为何要争取成为超、特大城市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包括镇区和乡村。
2014年11月,《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显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评级为五类七档。依次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I型小城市、II型小城市)。
就内地头部城市来说,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500万、300万是三个重要门槛,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I型大城市。
为何国内头部城市,要努力向超特大城市跃升?原因很简单。只因我国“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比如,城市地铁建设审批,会有财政收入、GDP等经济指标要求,同时还要考量市区常住人口数量,部分城市未能获批主要是人口指标不达标。
前不久,《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也将超高层建筑审批与城区常住人口数量挂钩,“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不难看出,当公共资源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城市常住人口规模越大,城市能够获得的资源倾斜就会越多,许多城市都会因城区常住人口不够,而无缘高铁、地铁,也没法再盖高楼,而超特大城市在合规范围内,获批则更容易一些。
武汉人口趋势
今年以来,随着武汉经济复苏,来汉返汉的流动人口逐月攀升,流动人口总数从去年底的456.6万人,上升至5月底的515.6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从去年底的320.9万上升至5月底的425.5万人。截至2019年底,武汉市户籍人口为906.38万人。如今,距离上次统计又过去4个月,武汉常住人口大概率超过1350万人,有可能接近1400万人。
新增常住人口多流入城区,成为城区常住人口,故武汉城区常住人口早已迈过超大城市门槛。不过,就跟只能依据七普数据来校准常住人口数据一样,武汉要被列入超大城市,需要权威部门再做一次数据统计。由于住建部每隔1年就会发布《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如无意外,武汉城区常住人口很快就能突破千万,成为超大城市。
武汉城市规模还将持续增大。前不久,武汉发布《关于调整完善落户政策相关条件的实施意见》,大幅降低落户门槛,人口集聚能力快速增强。7月14日,《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该城市总规表明,到2035年,规划可容纳常住人口1660万人,按照2000万人的服务人口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武汉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人口人才集聚,力争每年30万以上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不低于30万人。
当然,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扩展,城市治理水平也要同步提升,武汉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步伐,还要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