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人来自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科大在理科上的要求之高,早就全国闻名。中科大建校以来的传统:为国家输送如“两弹一星”工程一般的国家尖端科技人才,为此中科大多年来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搭建起了学术“天梯”,鼓励有潜质的学生不断挖掘潜力,攀爬高峰。中科大作为培养顶尖人才的机构,这些年为全世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有杨培东、夏幼南、段镶锋、殷亚东、孙玉刚、吴屹影、黄嘉兴等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科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名人有杨培东、夏幼南、段镶锋、殷亚东、孙玉刚、吴屹影、黄嘉兴等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途径
普通高考、保送生、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少年班、港澳台侨招生等。
名人介绍(部分)
杨培东
1988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1997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2001年至2004年连续获得美国阿尔弗雷德·斯隆奖;2003年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列入世界100位顶尖青年发明家;2004年获得美国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大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2007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沃特曼奖;2011年入选汤森路透集团遴选的最优秀的100名化学家榜单中第十位,同时入选了10年中最优秀的100名材料科学家中第一位;2012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4年出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15年9月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5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及其在纳米光学和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包括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线电池、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纳米线热电学、碳纳米管纳米流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从1997年至2007年的论文引用次数看,杨培东论文平均被引次数超过150次,是仅居其次的科学家的两倍,在全球材料科学家中列第一。
夏幼南
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6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1987年获学士学位,1987-1990年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赴美留学,1993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哈佛大学 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博士学位,师从George M. Whitesides教授。1997年获德雷福新教授奖(Dreyfus New Faculty Award)。1999年获美国化学会拉梅尔奖(Victor K. LaMer Award),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Oversea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3年,因其在纳米晶体合成及应用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奖(ACS Award in the Chemistry of Materials),夏幼南是该奖设立以来第一位华人获奖者。2013年, 因其在纳米晶体方面的卓越贡献, 荣获美国材料学会(MRS)弗雷德·卡弗里(Fred Kavli)纳米科学杰出讲座奖。夏幼南教授已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no 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总计总计7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8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