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冬季办公用品“暖砚”,猜猜有什么用?

为砚台加热
砚台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除了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文具,砚台本身也极具收藏价值。宋代苏东坡就是个藏砚大家,常以砚为礼,相赠友人。
古代冬季办公用品“暖砚”,起到为砚台加热的作用。古时候,读书人写字都是用砚台加水磨墨,再用毛笔醮着写。在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的,特别是普通人家没有供暖的,磨好的墨一会就会结一层冰,有时笔墨都会冻在一起,没法写字了。这时有人就琢磨把砚台放炉子上,这样就不会结冰了。
在唐朝的时候就有结构紧凑的暖砚,可以有效防止冬季墨汁冰冻。暖砚下面有一个底座,可以用热水或炭火加热保温,早期的造价较高,属于奢侈品,直到清朝中期紫砂暖砚出现,才大量普及。
砚台的材质
1、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2、歙砚
“歙砚”的开山祖是易砚。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
木叶砚(王耀作品),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后主的赏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这就是砚台。
3、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洮砚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