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念hun还是tong
砼念tong
砼,汉语词语,拼音tóng,混凝土的同义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呈流塑状态,浇注入模,捣实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筑物或构件,成型后一段时间里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
相关组词
砼浇筑[tóng jiāo zhù]
砼浇筑指混凝土浇筑,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
砼梁[tóng liáng]
砼梁就是混凝土梁。严格的讲,应该是钢筋混凝土梁。
素砼[sù tóng]
素砼"即“素混凝土”,就是指单纯的混凝土,相对于钢筋混凝土而言的,当按照现代力学进行分析,将钢筋和混凝土配合起来,就形成了坚固的受力体系。
砼柱[tóng zhù]
混凝土柱子。
防水砼[fáng shuǐ tóng]
是通过在水泥中添加高效防水粉达到防水效果的水泥。
扩展资料
谈到混凝土,相信大家对它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毕竟在建筑的行业都是听说过的。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的时候混凝土会被一个特别生僻的字代替的,那就是“砼”了。
砼正确的读音:[tóng]与“同”字同音。
意思为:混凝土。
混凝土就是指由水泥+碎石+砂+水,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成,待凝固之后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人工石头。
砼是一个现代造出的字。
以前搞工程的时候,没有电脑,所有的设计数据都需要用手写,而混凝土的使用率非常的高,可是混凝土三个字出现频繁,字写起来也麻烦不好写,写起来费力又费时。
于是有人就在写混凝土的时候,用“人工石”来代替混凝土,混凝土可不就是人工制作出来的石头吗?
但是“人工石”只是写起来简单了一点,还是很占空间,所以后来就合成为一个字,就是“砼”了。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
蔡方荫先生简介
可是造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砼”字刚刚使用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熟悉蔡方荫的人才知道这可能是混凝土的意思,虽然简单方便,可是没有大范围的投入使用。
时隔5年,直到1958年,文字改革委才认同了砼字的法定地位,正式宣布在建筑工程中砼字和混凝土表达一个意思,并且可以写入合同。
砼字就是人工石结合起来的一个字,表达的意思也是混凝土,可是读音却和混凝土没什么关系,和“铜”同音。
这是因为“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
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于是砼字的读音就被确定为“to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