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避趋之是谁的话?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这句话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便牺牲自己性命也甘愿,绝不会因为受到祸害而避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所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该句化用春秋政治家子产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一语, 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出处
春秋时郑国子产因作丘赋而受到诽谤,他不以为意,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 两千余年后的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此即《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组诗二首,其中第二首原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还作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其中,林则徐对《左传》中子产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之"进行了发挥,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
作者简介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