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形容对一件事情的两方面都不否定,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模棱两可(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旧唐书·苏味道传》。
模棱两可成语的近义词
优柔寡断 [ yōu róu guǎ duàn ]
犹疑;不果断。优柔:犹豫不决。
拖泥带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似是而非 [ sì shì ér fēi ]
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嫌疑象类,似是而非。” 似:像。
模棱两可成语的造句
1、秋风是这样的个性,大多时间里它很执着,不谋求在哪里打盹,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顽皮起来也确实让人模棱两可。
2、近年来纲纪不肃,错误地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求全谓之“善处”。
3、同时,这样的一段时期,是反反复复,模棱两可,困惑迷茫的。
4、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模棱两可的余地。
5、这个是非题有模棱两可之嫌,难怪学生不知如何作答。
6、图像的模棱两可既考验你的想象力又考验你的观察能力,从不同角度来观察能够得出不同的图像。
7、这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处理,你要明确表态,不要模棱两可。
8、他们必须承认,毫不含糊地或不模棱两可地,该组织是唯一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
9、这只老狐狸说的话模棱两可,你这样理解没错,他那样理解也对。
10、我希望没有任何模棱两可的说法,我更希望能有人替我决定那些难以决断的事。
11、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模棱两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12、对这个问题每人都必须表示意见,不能模棱两可,拖延时间。
13、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
14、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15、另一方面,学者们又不能百分百断定其无害,于是结论便模棱两可了。
16、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目诩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
17、一提到结婚,他总是模棱两可地支吾其词,看来该是分手的时候了。
18、大家听了这个方案,有的立即赞成,有的模棱两可,有的直接反对,因此大家议论纷纷,说长道短。
19、无论我说什么,老板都说好,模棱两可,让人无所适从。
20、模棱两可才动人呐,雾能使事物显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