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米面是什么 为什么酵米面会中毒
近日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鸡东县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个人也不幸死亡了,这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警惕,国家卫健委也提示慎吃酵米面类食品,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到底什么是酵米面呢?为什么他会引起中毒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酵米面是什么?
酵米面是用粗粮放于水中浸泡,使之发酵做成酵米面,再制成各种食品。制作酵米面的原料有很多,玉米、高梁米、小黄米、大黄米、小米、稗子米就是比较常见的。酵米面制作过程如下:
用制作酵米面制作原料一种或两种粮食用水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不同,一般约一个月左右,气温高时只需10天左右。经水淘洗后湿磨成糊状水面子,用布兜起自然滤干或用柴草灰吸去过多的水分而成,含水30%左右,带有不同程度的酸臭味。由于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环境,因此在长时间酵米面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受该菌的污染,这些食物十分适合它的生长,在适当的温度(20~30℃)等条件下能产生大量毒性很强的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对中毒者身体危害极为严重。
二、酵米面为什么会有毒?
因为在制作酵米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其它们都具有毒性。
1.米酵菌酸是什么东西?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2.5种容易产生米酵菌酸的食物
(1)臭碴子、酸汤子、吊浆粑、发酵工艺的汤圆等发酵面米食品风险性很大。
(2)不新鲜的粿条、湿河粉、湿米粉、肠粉等,超过48小时就不要食用了。
(3)长时间泡发的银耳、黑木耳等,本身并不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但泡发环境很容易受到污染,要现泡现吃,泡发超过24小时的尽量不要食用。
(4)自制的酒类,自制的酒类,要遵循合格的生产工艺,避免杂菌污染,出现酸味,大量泡沫后不要饮用。
(5)潮湿环境下,受潮、发霉的米面,极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无论加工成烙饼,面条、汤圆等都不能食用。
三、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病人该怎么办?
酵米面进食量多,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其中小儿、年老、体弱、长年多病者易死亡。出现中毒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马上刺激咽喉部催吐,并立即就医。
酵米面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6~9月,其中以7、8月最多。除东北三省外,近年在广西、湖北、广东、四川、河北、江苏等省也发生多起酵米面食物中毒事件。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四、怎样预防酵米面中毒发生?
1、严禁用浸泡的玉米、霉变的玉米制售食品;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移风易俗,废除这种陈旧不良的饮食风俗;
2、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尽量做到吃多少做多少,要勤换水,保持卫生,防止异味产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3、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鲜银耳;
4、由于进食变质银耳与酵米面中毒一致,因此要学会正确辨别银耳的质量:正常干银耳经水泡发后,朵形完整、较大,菌片呈白色或微黄,弹性好,无异味;变质银耳不成形、发黏、无弹性,菌片呈深黄至黄褐色,有异臭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银耳的基底部。
五、常见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
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南方多为糯玉米泡制后做成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