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是最后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
倒数第二个
压轴这个词在现在被很多人理解为最后一个出场。但其实压轴这个词的意思原先并不是最后一个出场,而是倒数第二个出场。压轴这一个词最先出现在戏曲当中,是在戏剧中的专业用语。古代戏曲演出的时候,一般并不是只有一两个小时,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大概会有五六个小时。
如果在这五六个小时中一直让人坐着看戏曲,到最后大家可能只会看到两三个小时就感觉很疲乏,这样就不会一直坐在后面一直看到戏曲结束,可能有些人就会在戏曲的中间转身离场。如果前面的戏比较枯燥,人们在戏曲开始后没多久可能也会离开的。那在这个时候戏班的班主就会想一些办法不让这些情况出现。
因为对于一个戏班来说,如果在台上有人在唱戏的时候,这时坐在台下有个别人离场,那这种情况就会被叫做抽签。因为很多人当中只有个别人离开,就像一个签桶一样,在其中抽走几根签。如果在演出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起身离开,这样也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叫做起堂。无论是抽签还是起堂,这对于一个戏班来讲,无疑是一个失败。
因为在过去,一般一个戏班为了一出戏,通常需要排练很久。古代唱戏也是需要深的功夫,付出很大的心血,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帮主当然不希望让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最后一些班主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让最精彩的戏在倒数第二个出场,就叫做压轴,也叫做压轴戏。这样让前面的节目一直为后面的节目做铺垫。
直到倒数第二个节目唱出最精彩的部分。在压轴戏过后,所唱的戏叫做“大轴”。因为在唱完这出戏之后,整个戏曲就结束了,大家也就要起身离开。所以在最后的这出戏,其实也叫做送客戏。但是在新华词典第六版中对于压轴的解释其实就为最后一场,就是倒数第一个节目。但是在后来第八版的时候,新华词典又将压轴意思改了回来,就解释为倒数第二场。
最后一场则称为大轴。那在古代戏曲中,一般第一场戏叫做开锣戏,第二场戏也会叫做早轴,第三场会叫做中轴,倒数第二场戏叫做压轴,最后一场戏叫做大轴。这一般是对于一出折子戏戏中有五出才会这样去区分,那这个也是辞海中的解释。那在一场戏曲中,只有最精彩的部分才能够进行压轴。这样的节目放在最后,才能够足够吸引人,吸引住观众。
一般这样的节目在最后都是著名的人物所最擅长的戏,表演的也是最为精彩的戏。现在很多人可能也是认为最后一场就是压轴戏。这也是所有节目当中最精彩的部分,而前面的部分只是作为铺垫,为的就是衬托出压轴的精彩。
演压轴戏一般都是戏班挂头牌的主要演员。最后一出则称“送客戏”,亦称“大轴”。因一场戏五、六小时过长,观众不等终场即离座,因此戏班常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压轴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