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的意思
指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
袭击,拼音xí jī,汉语词语,指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是基本的进攻方式之一,也是游击战的主要作战方法。
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正确选择袭击目标,秘密周祥的组织准备是袭击的基础。
解释
1、出其不意地攻打。多用于军事。
2、突然打击;侵袭。
特点
袭击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快速性等特点,运用时因敌因时因地而异,切忌 墨守成规。袭击的要求是:①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战前要细致地组织侦察,准确掌握情况,并以各种 伪装、 佯动措施,欺骗和调动敌人,乘敌不备、立足未稳、 孤立无援、骄狂麻痹或疲惫恐慌之际,迅速果断地实施。②秘密、周详的准备。为了不暴露企图和出敌不意,要秘密而快速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并作好强攻准备,以便在袭击不成时立即转为 强攻。③突然、勇猛的动作。通常在黄昏、拂晓、夜间或不良天气等时机,充分利用地形多路 开进,迅速、隐蔽地接近敌人,突然、勇猛攻击, 近战歼敌。
方法
乘敌不意或不备,突然进行的攻击。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 游击战的主要战法。目的是打敌措手不及,快速歼敌。从使用兵力和作战规模区分,有战术袭击、战役袭击和战略袭击;按场合和方式的不同,又有奇袭、强袭、 急袭、奔袭、伏击和袭扰等。
战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广泛运用袭击战术,使之成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传统战法。 土地革命战争中夺占 泸定桥, 抗日战争中 夜袭阳明堡,解放战争中急袭窑湾,以及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奇袭“白虎团”等,都是袭击的典型战例。
典籍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 越因袭击吴师, 吴师败於檇李。
《旧唐书·窦建德传》:今其欲战不得,空延岁月,将士疲倦,乘便袭击,可有大功。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根据情况发展,再派出小组去袭击山顶上的敌人。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他热烈的希望着青年,他勇猛的袭击宗法社会的僵尸统治,要求个性的解放。
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有一天,胜利来到,惊喜袭击了各个人的心。
例句
大的一直微微蹲着,稍小的则是拍着翅膀伺机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