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梁桥是哪个宋朝人建的
朱文伟及其子朱用谧建造
百梁桥是朱文伟及其子朱用谧建造。唐代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在小溪江畔的蕙江村,建造了一座用十多只船连接在一起的桥是它的前身。
熙宁中期即1063年前后,朱文伟独家出资动工兴建,但桥未建成,朱家太公去世,接着由其子朱用谧历数年,于元丰元年建造了一座长达百米,宽7米,高达10米的6墩7孔木梁桥,由于其中6个桥洞中每洞铺架直径50厘米大木14根为梁,中间桥洞用16根木梁,合成百梁,故桥名称“百梁桥”。
地理位置
乍见百梁廊桥,无不为这座保护完好气势磅礴的古桥而激动,廊桥似一条黑色巨龙,横亘在宽达百米的鄞江中游,即鄞县洞桥乡百梁村和蕙江村。
鄞江,古称小溪江或兰江,起自“四明锁钥”的鄞江镇,经过百梁廊桥与奉化江会合后流向三江口。鄞江镇曾是古明州?县的县治,管辖慈溪、鄞县、奉化、象山、翁山(定海)5县。
历史价值
由于鄞江水流湍急,奔腾不息,这座浮桥经常被洪水冲毁。公元1078年,在当地人朱文伟父子的主持下,建造了一座长达百米,明代诗人沈明臣在此写下了“青天回首归何处,落日千峰兴不孤”的诗句。
建造百梁桥有两大难题,一是跨度大,二是水流急。百梁桥下的水,一方来自于海,另一方来自于湖,两水交会,常年澎湃激荡。因此百梁桥巨大的石砌桥墩两头都制成了尖头船形,即为分水尖,有效抵御了上百次的洪水江潮袭击。这座建在有潮汛的大江之上的古桥梁,能历经千年而不毁,同百梁村和蕙江村村民世代守护有很大关系。百梁桥的多次重修,都有众多百梁村和蕙江村人踊跃集资,桥南立着的石碑忠实记录了这一切。
古桥文化
在我国很多城市中,古桥文化都是其中很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很突出的要素,即便对有的游客看来,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被游客了解,但在对一些知名度高和影响大的古桥景观上看,它们依然会有很大的社会意义,更会体现出其古桥发展价值很高的地方,因此从其古桥的发展表现上而言,每一座古桥都会体现出很与众不同的发展魅力,也更体现出其古桥发展的意义,因此在构成其古桥文化的组成部分中看,很多古桥风景区都取得了更好的发展,也由此所产生的文化意义也就比较大的了,也更体现出很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