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在古代叫什么
岁星
在中国古代,五大行星是和太阳、月亮并列的,称为日月五星,一起称为七曜。分别为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太阴星(月),合称七曜。
岁星就是我国古代最开始对于木星的称呼。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木星绕行天球一周大概是12年,这与地支是一样的,因此就有了岁星这个称呼。不过后来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发现木星表面好像是青色的,青色联系到五行属于木,因此岁星又被司马迁改名为木星,之后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现在。木星在我国古代地位很高,尤其是道教更是将木星当成是福星。
当然了木星也并非是我国的司马迁一个人这样称呼的。其实最开始是罗马人这样称呼的。在罗马神话中木星对应天上的一个重要的神,因此罗马人本身也是十分看重木星的。当然这里有意思的一幕就出现了,那就是罗马和西汉时期为什么对这个行星的称呼都是一样的了?欢迎大家留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木星(Jupiter)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截至2019年已知有79颗卫星。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 ,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从地球看木星,视星等最高可达-2.94等,已经可以在地面照出物体阴影。木星是继月球和金星之后,是夜空平均亮度第三的天体(火星在其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超过木星的亮度)。
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但只占十分之一分子数量的氦,却占了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可能有岩石核心和重元素,但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由于快速地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体。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与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着。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大红斑,这是17世纪第一次被望远镜见到后就未曾停歇过的巨大风暴。环绕着木星的还有微弱的行星环和强大的磁层,包括4颗1610年发现的伽利略卫星,至2019年12月已经发现79颗卫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行星中的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