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滨居士和果卿居士是一个人吗
不是
果滨居士和果卿居士是两个人,都是有名的居士大德。
果滨居士,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学组硕士,皈依并受五戒菩萨戒于美国万佛圣城之宣化上人。曾于华梵大学的莲花学佛园及台北华严莲社担任过佛学讲师。目前为中国台北「德霖技术学院」的共同科专任教师及「慧命佛学园」的教师。
果卿居士,因著《现代因果实录》闻名于世,也为宣化上人之弟子,天津人,现居天津大悲禅院弘法利生。
关于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2000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创建,为的就是救度世人,从方方面面解答众生心中的困惑,从而迷途知返,精进修行,离苦得乐,脱离轮回之苦。所以,大德解释说,佛教也可以理解为不是宗教,而是教育的一种,是佛陀的教育,是究竟圆满的教育。
佛学可以看作是一门学问,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研究佛学就像研究哲学一样,就是要从理论上把佛学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都研究透。佛教中共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深入经藏”,可得智慧如海。
佛法就是要实证实修了。凡事只讲理论肯定是不行的,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去印证理论,这样合而为一,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
佛学:世界者 即非世界
佛说:世界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世界为空,一切因缘法,我说即是空。
这句话第一个“世界”,是指我们感知到的世界;第二个“世界”是指客观的本源的世界;第三个“世界”又是指我们感知到的世界。
其一,本源的世界是客观的、实有的。但我们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感知不到全色谱的光,我们听不到所有频率的声波,------。所以佛陀说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个生命感知到的都是片面的局限的世界。
其二,我们摄取到客观世界的信息后,大脑思维会进行筛选、编辑、处理,处理后呈现出来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是有差距的。同样的音乐,有的人听到了韵律,有的人听到了噪音,原因就在于大脑的处理和评判是不同的。
所以说,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因缘而生的,是客体的世界和我们主体的感官作用后并经大脑处理的结果,所以虽然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来源于本源的世界,但却不同于本源的世界。一切因缘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法即是相对法。感知到的世界是相对的,是非究竟的世界,是因缘的世界,这就叫因缘法,这就是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