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序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序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肖邦是由波兰民间音乐滋养成长起来的,他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就是波兰舞曲,那一年他才7岁,这部作品题为《g小调波兰舞曲》。在他10多岁时,他以习作的形式写过几首波兰舞 曲。1827年,18岁的肖邦写出了三首波兰舞曲,已经显示出他的风格倾向。肖邦在30岁左右 创作的波兰舞曲,都是很优秀的钢琴杰作。
1832年,肖邦在巴黎举行了第一场演奏会,随后渐渐有了名气,结识了不少音乐家,其中就有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和钢琴家希勒。有一次,他们三个人来到侨居巴黎的波兰贵妇人伍 定斯基家里。他们的话题当然离不开音乐,肖邦用肯定的语气说:“只有波兰人才能完美地演奏 出波兰民族乐曲的音乐味。
”“不一定吧! ”李斯特和希勒对他这种说法并不赞同。他们三人争论不休,正好肖邦刚刚完成了一首《波兰舞曲》,伍定斯基便建议说:“我看不如 大家都到钢琴上来演奏一遍,以便证实一下乐曲中到底有没有民族意识这回事。”首先是希勒坐到钢琴前。他的老师得到过莫扎特的指点,他本人的技艺炉火纯青,他把《波兰舞曲》弹得一丝不苟,一丝不差,人们不能不惊叹于他的技巧,但对于乐曲的内容却感到有些 茫然。
接下来是李斯特。他知道肖邦这首波兰舞曲是为被敌人瓜分了的波兰而作的,于是在他的音乐中,人们听到了枪声和奔马,听到了波兰女人和儿童的啼哭。李斯特弹完后,伍定斯基和肖 邦都流下了眼泪。最后,肖邦坐到钢琴前。他没有马上动手弹奏,因为他觉得李斯特对这首舞曲的解释是错误的,波兰没有灭亡,波兰人民不需要怜悯。
于是,他轻按琴键,人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洒 满阳光的国度,阳光下是村庄、羊群,田野里开放着繁茂的鲜花,愉快而幸福的村民吹着笛子,跳 着舞蹈,孩子们在嬉戏。突然,乐曲变得激昂奔放起来,那是波兰民众在浴血奋战,英勇地抗击 沙俄军队……演奏结束了,室内一片寂静,没有掌声,李斯特他们几个人全都把赞许的目光投向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