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银票和大清宝钞”有什么区别?
清代的“银票”和“大清宝钞”有什么区别?
清朝政府对纸币有着特殊的规定与理解,他们认为纸币只能是暂时使用;冃的,不可以长期占据市场。不过,由于“天灾”和“人祸”,清政府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使得他们不锝不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这种纸币。这里的“户部官票”其实就是“银票”。银票和大清宝钞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
清代银票是由白色的苔笺纸和高丽纸制作的,背景是靛蓝色的,周围是龙火纹的花纹,中间用汉文和满文共同标明面值,所有银票的形状和样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大清宝钞的底色也是蓝色的,四周有着花纹,正上方印着“大清宝钞”四个汉字,中间部分则印着钱币的面值。
两者除了外观不同之外,还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银票的单位是“银两”,而大清宝钞的单位是“制钱”。政府规定,宝钞就是制钱,银票就是实银。政府在各种支出或者税收中,都会用一半银票、一半大清宝钞。不过,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由于各地政府并不积极执行这一规定,而且还有人借此机会低价收购大清宝钞,所以大清宝钞逐渐贬值,不受政府的青睐,最终于同治元年走向“灭亡”。
银票和大清宝钞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过,它们都曾是红极一时的主要流通货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