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不是太监
郑成功不是太监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主要成就
1、北上抗清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史称“扬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
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大西军余部和明朝官僚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与此同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也乘势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但是随着三王内讧和清军的加大进攻,明军滇黔防线被清军迅速击破。
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莽白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统始亡。
此后郑成功仍奉大明正朔,东征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建立明郑王朝,明郑政权继续沿用永历年号,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或监国。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明朔始亡。
2、收复台湾
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数十尊。荷军炮火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每条通道。
城内荷军尚有870人,凭借城堡继续顽抗。但是赤嵌城被郑军占领之后,台湾城已是一座孤城,城内缺粮、缺水,荷军处境十分困难;
加之当时南信风季节刚刚开始,要等待6个月进入北信风季节后,才能将台湾的有关情况告知巴达维亚,然后再等6个月才能利用下一次南信风季节取得巴达维亚的援助,防守更加困难。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成功军。
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漂泊在海上的3艘战舰、2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
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暹罗(今泰国),以后又逃回巴达维亚。于是,荷军勾结清军夹击郑军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