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用什么来祭奠先人
清明节又快到了,我不知道每年清明节前后会有多少人去给亡人上坟,会用一沓纸、一把火来寄托哀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大多数的孝子贤孙故旧亲朋都会选择老一辈人延续下来的做法——烧纸、烧冥币来祭奠先人或者已亡人。说好听点,这叫“优良传统”。说不好听点,这叫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弄不好,还有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要说每年清明节烧纸引发的大火,在各地都时有报道。去年,我们甘肃平凉名气最大的山——崆峒山后山上,一个孝子为了给亡人送“温暖”,竟然在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点了一把大火,把崆峒望驾山青年林烧掉了数百亩。我们姑且不说这位老兄的行为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是司法部门的责任)。单就他烧掉的那片林子,那些长了N年的大树小树就够叫人心疼的。何况,为了灭火,还动用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车辆设备。这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要用纳税人钱的。看着被烧毁的林地,看着原本翠绿的山峰在一两个时辰内草木枯焦,我想那位上坟的老兄还有那位长眠地下的亡人,都会内疚,都会后悔,都会叹息和自责。
不知道上坟烧纸的祭奠方式源于哪朝哪代,是谁发明的。可传承到今天,作为国人,在接受了那么多的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和先进生活方式之后,却依然固守着这个传统,不原意改变,不舍得撇下。要知道,国人在早年移风易俗思潮的影响下,差不多基本上扔掉了好多传统文化里的糟粕,包括上坟烧纸这样的陋习。可是,如今日子好过了,环境宽松了,好多人却把这些糟粕重新拣回来了,而且其做法、排场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厚养薄葬。这个自打笔者记事起就被不断灌输的理念,如今却不灵验了。提倡火化,节约土地。这个我们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宣传口号,也只是一个“口号”而已。父母在世我可以忤逆不孝,死后一定要大操大办,因为这牵扯到面子问题。父母生前想吃碗羊肉泡馍都不见得舍得买,死后却可以花上万把块钱买一片坟地。我不是说这样做全是“为了给活人看”,但至少一部分人是这么想的。就说这上坟烧纸,我想多数人都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人老几辈都是这么弄的,我们也就跟着这么弄吧。至于亡人喜欢不喜欢,愿不愿意,谁又能知道呢,先让活人把这个差使交了再说。”正是这种对活人对亡人都不负责的态度,才使那么多人跟着别人看样,你烧纸我也烧纸,你烧“钱”,我也烧“钱”。就这样,一年清明节,我们要烧掉上千万吨纸,这些纸又是多少亩森林?多少棵树木呢?没有人在乎这些。反正大家都在烧呢,为啥唯独我就不能烧呢?
按照我的想法,对于亡人的念想,不光要等到清明节,也不光是烧纸一种形式。只要你爱已亡人,思念已亡人,追忆已亡人。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念想他(她)。当然,清明节你也可以去上坟,去到亡人坟前表达哀思。你可以献上一束鲜花,甚至是山花。你也可以在亡人坟前深深的鞠上一躬,给亡人诉说一下你以及家人的近况,给坟添点土。或者你也可以在亡人坟前植下一棵树,让它代替你时时陪伴在亡人跟前……总之,表达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就像以前我们去上坟要步行,后来骑自行车,再后来开汽车一样。不能说步行去给亡人上坟就更虔诚,骑自行车或者开汽车就不虔诚。同样的道理,鞠躬、献花、栽树和烧纸一样,只是一个载体,亡人在我们的心里,怀念也在我们的心里。
我说了这么多有关亡人和清明节的话,尽管罗哩罗嗦,尽管是一家之言。可人心都是相通的,我想我所想的,一定也是你所想的。对于长眠地下的亡人来说,他(她)关心的不是你给他(她)烧了多少纸,供奉了多少祭品,而是你不生病,家里没变故,孩子们出息争气,就是亡人最大的安慰。
但愿今年清明节,我们不再听到上坟烧纸引发山火的消息,不再看到城市乡村处处烟火缭绕,不再被漫天飞舞的纸灰串串子迷了双眼。但愿,我们听见的是“绿色祭奠”流行的消息,看到的是城市乡村处处新风尚,映入眼帘的是座座坟前盛开的鲜花或发芽的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