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还原性?
什么是还原性?规根到底,就是物质中的元素的原子【具有失去电子的能力】,这个性质就是还原性。具有失去电子的能力,则能和氧化剂(具有得到电子的能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表现为【化合价升高】。氧化还原反应规根到低底是【电子的转移和电子对的偏移】,前者表现为得失电子,后者表现为电子对偏移导致某些元素化合价升高、某些降低。而这种难易、或者得失我们不好形象地去分析。所以为了表示、说明方便,我们把“偏移”也看成“得失”,引入了“化合价”的概念,用它去判断、衡量原子得失电子和电子对偏移情况。所以,元素的原子具有失去电子的能力,则它就具有还原性。用化合价去衡量,则具有多种价态的原子,处于较低价态的时候,就具有还原性,因为它还能继续失去电子,被氧化成较高价态。比如金属单质处于0价,可以被氧化,具有还原性。而处于最高价态的时候,则已经不具有还原性,因为它化合价不能再升高,则此时它只具有氧化性。比如+6价的S,+5价的N。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的原子,即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比如+4价的S,它既能被氧化成+6价的S,体现还原性,也能被还原成0价或者-2价的S,体现出氧化性。化合价的引入,为我们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只要反应中有化合价变化,则它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规律: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