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是谁 虢国夫人介绍

问:虢国夫人是谁 虢国夫人介绍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网友一吃就胖小以南的解答:
1、虢国夫人杨氏(?—756年),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
2、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初嫁裴氏为妻,裴氏早亡。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
3、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安史之乱时在出逃中被迫自杀。此人生平骄奢淫逸,在杨贵妃的庇佑下显赫一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蒲州,茱萸,忆山,山西祁县,山西永济,精神,陇西,开元,创造,运城,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诗人,,茱萸,忆山,高潮,山西永济,蒲州,核心,身上,发现,山西祁县,风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创作背景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雪山飞狐,胡斐,,四大,刚出生,自杀,苗姓,勇士,中毒,雪岑,喜欢,素对,中信,苗若兰《雪山飞狐》结局如下,胡斐和苗若兰在一起。胡斐战前祭奠家人,若是一命归西,则与家人团聚。铁花会擒住了福康安,陈家洛与乾隆摊牌,旧日之仇与今日之恨一并结算,要乾隆出兵帮手,结果田归农。田归农已知苗若兰内应身份,百般折磨。胡斐与田归农仇人相见,挖出坟下埋的宝刀,利用苗人凤留下的破绽指点胜了田归农,为自己的亲人报了仇。但苗若兰却不见踪影,身中剧毒,危在旦夕。胡...
窃符救赵,主人公,,请求,公元前,军营,自杀,救援,无忌,魏国,作用,验证,平之,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信陵君,也就是魏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 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窃符救赵的故事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的国土上分布着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分别是赵国、魏国、韩国、秦国、...
郑和,下西洋,,中国,出发,印度,永乐,郑和,活动,没能,暂停,一百四十多,西爪哇,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郑和(1371年- 1433年),原名马三宝,回族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明永乐年间宫廷太监,世称“三保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
朝代,,北京,南京,控制,首都,永乐,明朝,中国,在北京,北方,经济,明朝史上最残暴的朝代是哪个明朝。明朝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朝首都在哪里明朝首...
靖难之役,靖难,,北京,清除,永乐,明朝,东厂,部门,评价,又称,景泰,第四,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靖难之役叫靖难的原因是这是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又称靖难之变。由于靖难之役时,京中宦官提供的情报帮助成祖击败惠帝,成祖即位后便改变太祖以来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一方面,明朝出现了郑和等著名的优秀宦官,下西洋宣扬国威;另一方面,由于司礼监、...
李白王维关系,,信道,同路,五绝,商隐,李白,蒲州,音乐,尚书,语言表达,原因,李白和王维的关系:他们都是公元701年出生,王维于公元761年去世,李白于公元762年去世,他们都有很多相同的朋友,比如王昌龄,孟浩然,杜甫等。就是这么两位诗坛大咖,终其一生居然没有任何诗词应和,历史上也没有两人互动的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两人同世不同路,同时不同场,既让人遗憾又让人疑惑。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