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仓节的由来和传说
具体日期是在每年旧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填仓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添仓节简介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
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填仓节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在农村还有捉“添仓牛牛”的习俗。晚间,大人领着娃娃秉烛到墙壁缝隙找寻,若捉到“添仓牛牛”便高兴起来,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丰收大有。“灰撒囤,籽添仓”的添仓节,作为春节这串鞭炮的余响,在给春节画了一个圆满句号的同时,又为新的一年带来企盼和祝福。新的一年定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凄美添仓节传说
说起添仓节,它来自于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壮烈凄美的传说。那时,并州大地连续三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饥寒交迫。官府不但不体恤于民,而且变本加厉征税纳赋。一位看管官仓的仓官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在正月廿这天,假借玉皇旨意,告诉过往百姓,让他们默记在心,互相转告,正月廿五晚上到官仓取粮。当日晚,仓官爷爷开仓放粮,饥民们取走了一囤囤、一仓仓的粮食。仓官爷爷望着空空如也的官仓,
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便放火烧仓,最后自己纵身投入火海人们为纪念这位舍身为民的仓官爷爷,以自己的风俗仪式,祭祀这位不知名的仓官爷爷。便有了这一年一度的添仓节。
过添仓节最具特色的要数清徐了,一过就是两个:小添仓和老添仓。正月廿是小添仓,正月廿五是老添仓。小添仓这天,婆姨们赶早蒸“添仓馍馍”,男人们从炉坑里取出细灰,在院中、门道撒制一个个灰圈,叫做打囤。尔后,把五谷杂粮添入其中。缺啥添啥。这便是添仓。小添仓习俗只在前晌进行,即在白天进行,所以又叫白添仓。应该叫绝的是,咱清徐人管烧火用的土不叫烧土,叫做“育籽”。土生金,土生万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育籽叫得多么准确、亲切。因此,咱们清徐人大都不用细炉灰打囤,而是取用育籽。五天后的正月廿五,便到了老添仓。晚夕太阳一下山,人们就忙活起来,在各自的粮仓前上香供献后,将近日来收取的育籽或细炉灰,在院内、街门前撒制更多的囤仓。然后制作火烧、烙饼或馅饼,以示盖好囤仓。因这些活动在日落后进行,因而又叫做黑添仓。 在农村还有捉“添仓牛牛”的习俗。晚间,大人领着娃娃秉烛到墙壁缝隙找寻,若捉到“添仓牛牛”便高兴起来,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丰收大有。“灰撒囤,籽添仓”的添仓节,作为春节这串鞭炮的余响,在给春节画了一个圆满句号的同时,又为新的一年带来企盼和祝福。新的一年定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山西添仓
添仓节的具体日期是在每年旧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仓节在山西各地的过节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添仓节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并把饼投入到粮仓,名曰填仓、添仓。有的地方在添仓节,做“雨灯灯”,灯灯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个,小碗大小,每个灯顶端捏一个灯盏,灯盏边缘捏一个小豁口,每个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个月。灯盏蒸熟后,揭开锅先看那些月的灯盏里积的汽水最多,
则证明了那个月雨涝。再根据种庄稼在那个月需雨水最多,推断这一年收什么,作为本年安排种植的依据。
古代民间祈年节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 《京岁时纪胜》 :“(正月)念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大填仓则在二十五。《介休县志》:“二十日,名‘小天仓’。煮黄米糕,燃灯礼佛。” 《大同志》 :“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
俗话说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仓神(仓官)的生日,届期与粮仓有关的行业和民间均要设供致祭,并有填仓、打囤之俗。河北《固安县志》云:“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暴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仓神的原型是仓星,《晋书·天文志》云:’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后来仓神被人格化,也与历史人物附会,如韩信即被附会为仓神。清韶公《燕京旧俗志·岁时篇。添仓》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一种雍荣华贵之象。”
满族添仓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满族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还要连着添三回新饭。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添仓节填仓活动
填仓节,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 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
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农民,也就只好在此日卖粮了,反正能赚顿好饭。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填仓节,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 (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
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填仓节,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填仓日,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
史记记载添仓节
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
《东京梦华录》“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填仓条载,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
天仓,星官名,属娄宿,共六星。《晋书•天文志》说:“天仓六星,在娄南,仓谷所藏也。”更确切地说,“仓谷”所藏之星是“胃星”,如《史记•天官书》所记载:“胃为天仓。”唐张守节正义:“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占: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不然,反是也。”看来胃星负责粮仓,关系着五谷丰歉,是人们需要祈卜的。仓廪不仅事关天象,也与人体相关,这种观念起源很早。战国末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即因胃可包容五谷,所以是仓廪之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解释胃为谷府。古人将对人体的认识比附天象,认为胃星是天仓。诚如前引光绪《宁津县志》作者所说:“以胃星为天仓,所谓以人合天也”,“而吾乡则以灰画仓囷之形,而置种粒于中,仍仰观天象而祈年”,道出了天仓节的来历。古人基于天仓之说,又产生了仓神。光绪《宁津县志》引《春秋纬》说:“天廪仓神名均。”而后世俗传仓神则有韩信、萧何等人。
添仓节 天仓风俗
天仓节的风俗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展开的。首先是要作仓存粮。明嘉靖所修河北《霸州志》卷九《风俗》记载:“二十日、二十五日以灶灰围囤形,中撒五谷,以砖石压之,名曰填仓。”这是取天仓藏谷之意,以兆丰年。清雍正(1723~1735年)山西《朔州志》也记载:“炭灰布地,剜窑、盖窑,名为天仓。”作仓,同治河北《盐山县志》等将其称为“打囤”。由作仓引申出添加贮藏的风俗,道光(1821~1850年)山西《直隶霍州志》记载:“各家囤添粮、添水、点灯焚香以祀仓神。”道光山西《大同县志》又有“乘此日籴米而以添仓者”的记载。这是取填“天仓”之意。既然要添仓,也就忌讳出财。乾隆山西《长子县志》说是日“忌出喜入”。乾隆河南《辉县志》:
“二十一日为填仓,前十九日为小填仓。赀财必谨,即人口亦不轻令出入。”由于作仓置粮祈盼丰收,自然想到防止老鼠耗费粮食,乾隆山西《平阳府志》就说当地“夜不张灯,俗呼鼠忌”。
其次是祭仓神。嘉庆山西《介休县志》说:“造面作人如仓神状。”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不仅祭仓神,凡能存物者皆祭。光绪山西《榆次县志》记载:“二十日,各家以谷面为抟,昏夜燃灯,祀仓、箱、簏(lù)之神,曰填仓。二十五日,昏夜燃灯焚香,曰老填仓。”燃灯除了“照虚耗”的作用外,也有祭神的含义。此外,道光河北《南宫县志》认为用灯是取五谷丰登之义。仓神亦名仓官,乾隆陕西《府谷县志》说: “夜用米面作灯盏,或作人物捧盏,名曰仓官。”咸丰河北《固安县志》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囤形,或方或圆,中置爆竹以震之,谓之胀囤,又谓之填仓。”再次是饮食方面的变化。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念五日为填仓节。人家市(买)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名曰填仓。”乾隆河北《永平府志》也记载:“是日必具食餍饱。” 在山东淮县,“天仓二字,邑中俗习天或转为填,仓则转音为嗓,于是以‘天仓日’为填嗓日,谓宜以美食填嗓,故每届是日,家家食物较平时必加丰腴”。这是填腹中的胃仓。
明清时代填仓节与天穿节有相混的现象。有人认为填仓节起源于天穿节。这是由于天仓节与天穿节日期相同或相近;二节名称发音也接近;加上天穿节起源虽早,但在明清衰落,而天仓节却兴起于明清。比如在山西省,明嘉靖《曲沃志》卷一《风俗》说:“二十,作煎饼,邀婿填仓。”填仓节的名称下是天穿节的风俗,二节已混。清同治《阳城县志》记载:“新正念日前夕,各家以粱、黍为屑作饼,虔祀仓官,名曰补天穿,俗曰添仓。咸于室隅处燃灯,名曰照鼠嫁。”把添仓作为天穿的俗称,而所记风俗事项,糅合了天穿节和添仓节。一般来说,上述混合是将天穿节更改为天仓节。所以地方志中记载多数如前举《曲沃志》一样,把煎饼说成是填仓风俗。
洛阳添仓节文化
民间节日,与岁时同步,和稼穑有关。春节前后最农闲,节日就很稠密。洛阳民间节日更多,春节过后大节小节不断,大的节日有破五、初九、元宵节;小的节日有添仓节、酒祖日、二月二等等。从正月十七说起,谈谈添仓节、酒祖日、金牛节、二月二。这些节俗文化,地方特色浓郁,往往是节日相同,过法不同。譬如过添仓节的时候,偃师和嵩县风俗不同,孟津与栾川的过法也不一样。洛阳老城规矩,新媳妇元宵节回娘家热闹两天后,到了正月十七,必须返回婆家。回来干什么呢?回来要为婆家添仓。洛阳老城的添仓节,定在正月十九,而嵩县的添仓节,却定在正月二十。也有把添仓节叫作“填仓节”的,而且日期多有不同。就我省来说,有的在正月十九,有的在正月二十四,
林县(今林州市)更特殊,竟把添仓节分为“小填仓节”和“大填仓节”。
添仓节这一天的活动内容,各地大致相同。其中用白面蒸馍是不能少的一项内容。此日蒸的馍花样翻新,有的似谷穗,有的像麦垛,有的如布袋。这些馍蒸成之后,全家人要分而食之,“填”饱为止,象征新的一年,人人都能饭足肚圆。许多人家,在这天中午要包饺子,但面条下锅时要配面条,说是“金丝缠元宝”。民谚云:“吃布袋,喝好面;一亩地,打两石。”当天,还要将过年时放在香炉里的食物“填”入粮仓,象征新的一年仓中有粮。偃师、孟津风俗,这一天要撒灰圈地,在圈内放一些粮食,以示“填仓”。栾川合峪一带,把这一天叫“滚缸节”。当地群众平时以缸盛粮,到其时青黄不接,粮缸已空,农人滚缸祈福,盼生活年年有余。洛阳老城是在正月十九添仓,届时把事先准备好的玉米、杂粮装入麦囤或粮缸。嵩县人则在正月二十,用菜籽和黄豆面捏作臼状,称作“灯盏馍”,庆祝添仓节。
吉利区群众对这个节日最为重视,除进行以上的添仓活动外,家中掌柜还要早早起床,到地里背一捆柴草回家,意为“早发财”。这一天出生的孩子,起名“满仓”,纪念添仓节,盼望仓有粮。添仓节——是在提醒人们关注农业。昭示春节已远,稼穑日近,童谣云:“添仓节,没啥盼,男去拾粪女纺线”。意思是说:这个节日没啥盼头,过了添仓节,男人走路得带拾粪叉,看见路上有牲畜粪便,就捡拾起来,好把这些“化肥”运到自家田里。女人就更不用说了,织布纺线,缝衣做饭,从此开始了一年的劳作。年就这样过去了!年的欢乐和温馨,就这样渐行渐远了。但是节日,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来了,尤其是各县(市)区,民风尚古,节俗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