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提出的“无为”的含义是什么?

问:老子提出的“无为”的含义是什么?
来自山西省离石市的网友猫巷少女丽敏的解答: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什么叫“无为”?世俗把它理解为
什么事都不做,或者解释为“无所作为”,消极颓废等等,不是望文生义,便是
严重的误解,跟老子的“无为”道德观相去甚远。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旨在说明“无为有益”,虽然没有直接的解释“无为”的含义,但其意自见。
他
主要从“有”“无”“人德效应”三个方面找依据,推及“无为有益”。
其一、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种以柔克刚是生活中常见象,
水冲堤决,风催树折、两军对垒以弱胜强等等,均说明天下最柔弱的东西
役使天下最刚强的东西。
其二、无:“无有如无间”。没有形体的东西,如:风、空气,几乎无孔不入
其三、德:“不言之教”是说有道德的人,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胜于言
教。夸夸其谈的号召,不如无声的行动更具有感召力。
由此可知,老子的“无为”决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相反:
“无为”是积极精进,讲究最有效的“作为”。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弱为用、不逞强好胜、不争名夺利、不劳民伤财。
“无为”是宇宙本体的性格,没有自私的狭隘功利。
“无为”是自然大道。“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无为”是遏制自我欲望和膨胀。
“无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是有益的。
只有“无为”,才能达到“无所不
为”。所以,“无为而无所不为”才是人生的归宿。
“无为”不仅是办事原则、效率原则、节约原则,而且也是养生原则,快乐原则。
修炼时,如果做到“无为恬淡”,心思停止外驰,“抛弃”身体四肢,
废除耳聪目明,离开形象,体内的元气就与自然合一,而旋转于体内,运
行于任何最“坚硬”的组织成分之中,产生最佳的养生效益。
修炼者可以
体悟到“胜似饮美酒”和“坐听天弦曲”的苏绵感和轻安感。有人形容这
是“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这种境界是不能刻意追求的,只有“无
为”才能得到。如果继续精进,进入到完全“无我”的大彻大悟境界时,
修炼者就会与宇宙万物圆融无碍,真正体味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的玄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