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单“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问:”买单“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来自湖南省醴陵市的网友所亦凝的解答:
现在,走遍大江南北,你会发现餐馆酒店里的食客们在酒醉饭饱后, 往往会扬扬手,用不同的口音潇洒地或喊“买单”!或叫“埋单”!服务 员都心领神会,忙趋前应承,知道这是客人要结账了。难道“埋单”、“买单”真是一回事吗?是一回事的话,又谁爱叫埋 单,谁爱喊买单呢?问食客,食客说是从广东学来的,广东人就这样叫的,埋单、买单都 一样。
其实埋单、买单不一样,至少在以前不一样;现在说埋单与说买单 的人,还是不一*样的。在餐馆结账时叫“埋单”,这是广东人的知识产权,是粤方言的用法。 要弄懂它得费点儿口舌。因为粤语的“埋”字,有多个含义。其一,有聚合、结算之意。如“埋口”(伤口愈合)、“埋份”(参与一 份)、“埋堆”(志趣相投者常相聚一起)等。
从前做生意的人年终结算, 叫“埋年”;茶楼酒肆,食毕开单结账,便是“付账前必须由伙计将碟子收集,归类,这种汇总数据 便叫“埋数”,通过“执埋”(分类清点)顾客吃的菜,开列出一张账单,就 叫“埋单”,再凭此单去柜台付款。先埋单,后付款,过程是“睇数,埋单, 俾钱”。
可见,“埋单”只是付款的前提,是伙计先把顾客的消费数额预先 “埋好”(算好),以免顾客久等结账的尴尬。“埋”既有,合又有“结算” 的意思,并不是“付账”。其二,有靠拢、接近之意。如“埋身”(近身)、“埋位”(入座)、“埋 尾”(收尾)、“行埋一边”(靠边站)等。
甚至双方交锋、冲突叫“埋牙”, 采取行动叫“埋手”等。所以,在结账时不用顾客自己去柜台结账,而是 提醒服务生“行埋来”(走过来),这时的“埋”有“靠近”的意思,这种贴身 服务既可方便顾客,又可避免餐馆的忙乱。其三,也有普通话中的“盖住、藏”的意思。
食客在用餐完毕后,请服 务生“埋单”,服务生将餐费单覆盖着传给付款人,被请的客人是不知道 用餐金额的。所以《广州话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有“埋单”无“买 单”,“埋单”释义为“开单、结账”。这种用法具有地域性极强的特定意 义,是广东文化的缩影,包含了广东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显出岭南文化 讲求实际、注重礼仪、关心和尊重他人的人文精神。
内地引进“埋单”并 使之变成“买单”,就笼统地指“结账付款”了,并引申出“付出代价,承担 责任”的意思,如:“劣质产品,由谁买单?”“修公路要为水土流失买单。“买单”一词发明权也属于广东人。早年广州开埠穗港异地间商业 票据往来,本地付款,异地取货,当下的付钱“买”到的其实是一纸提单, 这就叫“买单”,在广州方言中则是“交钱取提货单”的意思。
直到20世 纪70年代前后,为免入境人士随身携带粮、油、彩电、洗衣机等的不便, 港澳和国外一些商号都还开办了交钱拿提货单,在境内指定地点提货的 服务,如“香港买单,广州提货”等。而到了 20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 迅猛发展,则出现了像“深圳买单,香港提货”之类的服务。
“买单”,据说还有一个很具时代特色的来源说法:广东在海外的侨 胞很多,改革开放前后,大陆经济还没腾飞,或希望他们带些生活日用品回来接济家 用。这种要求反复多了,于是有人收到购物清单就有了调侃的说法:又 要“买单”了。此外,“买单”还指的是金融市场作为买进凭证的单据。
这在改革开 放前也是港澳及广东人熟悉的。可见,“埋单”和“买单”在广东人口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 们分得很清楚。但传到内地时这两个词很明显地已经被混淆使用了。 并且“买单”以压倒优势的使用频率取代了“埋单”,而且强行赋予它餐后“结账”的意思。